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北京文学力量:传承开放可持续

2017-10-14 08:25 北京晨报

来源标题:北京文学力量:传承开放可持续

10月13日,第二届“北京十月文学月”核心活动之一,“第二届北京文学高峰论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的北京文学力量”在北京举行。作家阿来、叶广芩、刘庆邦、宁肯、红柯、关仁山、唐朝晖、石一枫、董群,文学评论家孟繁华、白烨、陈福民、张柠、陈晓明、李朝全、刘琼、刘大先、岳雯等数十位嘉宾在论坛上亮相。在探讨中,嘉宾们从各自的角度归纳出了北京文学力量中的“传承”、“开放”、“可持续”等诸多特点。

昨天的论坛共有四个论题,分别为五年来的北京文学成就、北京文学与“一核一城三带两区”城市文化建设、北京文学和文艺理论批评的相互促进及共同发展、面向全国的开放的北京文学。在回顾五年来的北京文学成就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文学评论家白烨提炼出了以下特点:整体上看,在各种题材齐头并进发展的前提下,小说创作保持一种强劲的势头。“最突出的是2014年,鲁迅文学奖各类体裁里有五个人得奖,在当时省市排名里面排第一。这个期间还先后有两位作家获得国际奖,曹文轩获得安徒生奖,郝景芳获得雨果奖。”第二点是代际衔接比较好。“最典型的就是王蒙还在写,王蒙是30后,从王蒙算起30后到90后七代人,大家都在写,而年轻作家成长得特别快,成熟得特别好。”

在探讨“一核一城三带两区”时,叶广岑指出,这个概念从表面上看是一个地域性的概念,但是它必须有文化的积淀、承载和托举,才能够使北京真正地站立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广大民众面前,“这种传承是我们新作家、老作家应该承担的一个责任。”在面向全国的开放的北京文学主题环节中,四川省作协主席、作家阿来解读了他对“开放”二字的理解,“北京是很多很多的中心叠加在一起的一个城市。对于我们这样的人来讲,北京有一个精神高度,它有超越现在给它那么多中心的另外一层意义,就是要把不同的文化聚集在一起。新的思潮会先降在北京,在这我们可以得到很多的新观念,文学的、文化的,甚至是经济的、政治的,北京用开放的方式来接纳我们这样的人是特别好的事情。”

责任编辑:王硕(QZ0005)作者:王琳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