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10月10日,林语堂出生在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坂仔镇。从上海圣约翰大学英文学士到美国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硕士再到德国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用如今的说法,林语堂是个十足的学霸。但他却并不是一个呆板的学霸,林语堂被称为幽默大师,“幽默”这个词也是他首次从英文的humour翻译出来的。
对于许多人来说,林语堂最为人所知的作品是《京华烟云》,这是林语堂旅居巴黎期间,用英文写就的长篇小说,英文书名为Moment in Peking,讲述了北平曾、姚、牛三大家族,从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三十多年间的悲欢离合和恩怨情仇,并在其中安插了五四运动、三一八惨案、二战爆发等历史事件,如史诗般波澜壮阔,同时又蕴含着极其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一本译介和弘扬中国文化的经典佳作。
林语堂一生,著作等身,曾两次被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他的中英文作品质量都很高,中文著作多为各种形式的杂文,体现出他古典文学修养深厚,笔锋犀利;英文作品题材广泛,有以中国著名历史人物为主角的《武则天传》《苏东坡传》等,还有着力于对中国社会现象以及民族特性的分析与探讨的《吾国与吾民》等。
林语堂,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新道家代表人物。创办《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等刊物,作品包括小说《啼笑皆非》等,散文和杂文文集《人生的盛宴》《生活的艺术》以及译著《东坡诗文选》《浮生六记》等。主持编撰《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 。
其散文半雅半俗,亦庄亦谐,深入浅出,入情入理,形成一种庄谐并用、私房娓语式的闲适笔调。其小说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跨时空的比较文学现象,体现出鲜明的承续与超越特征。其翻译作品通畅易懂,少用“行语”。他在许多文章中融入了闽南文化的母语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