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首都文化金融屡创银幕奇迹

2017-09-17 13:01 北京日报

来源标题:首都文化金融屡创银幕奇迹

上映24天,《战狼2》内地综合票房就突破50亿元大关,创造中国影史多个“第一”。同期上映的献礼建军90周年大片《建军大业》更成为八一档电影“爆款”。这些主旋律电影的背后,离不开金融资本的“输血”支撑。在此之前,《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动》、《第一书记》、《狼图腾》、《北平无战事》等一系列重磅作品,就已经彰显首都影视制作“叫好又叫座”的实力,也趟出了一条文化与资本深度融合的创新发展道路。

突破瓶颈 打包贷款降风险

2013年12月19日,北京银行朝外支行副行长卢艳超一大早就赶赴顺义,因为当天是《智取威虎山》在京开机的日子。给予了上千万元的贷款支持,卢艳超得亲自到现场探访,心里才踏实。

一直以来,文创企业发展的最大难题,是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尤其影视行业的企业,普遍没有足够的房产抵押,票房市场又风险莫测。“影视作品票房惨淡,投资血本无归的案例比比皆是,银行轻易不敢涉足。”一位业内人士坦言。

但文创产业的大市场有目共睹。就在北京银行朝外支行周围的大楼里,博纳、华谊、唐人等影视公司相继入驻并逐渐崭露头角。放眼北京,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人才优势得天独厚,首都金融人决心在文创领域趟出一条差异化发展的路子。

2008年,通过以“版权质押”作为核心质押物,北京银行为华谊兄弟电视剧项目提供1亿元的打包贷款,成为了金融圈里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什么是“打包贷款”?为了保证资金回款,控制风险,银行对“打包”贷款范围内的影片和电视剧进行全面商议,选取不同类型、不同档期、不同成本的影片打包,通过分散风险提高贷款资金的“保险系数”。

2011年,中国首部3D武侠大片《龙门飞甲》成功登陆各大院线,同样离不开“打包贷款”扶持。北京银行朝外支行以版权质押+第三方保证的组合担保方式,为博纳影业提供1亿元贷款,用于《龙门飞甲》、《大话射雕》前传、《美丽人生》、《抓猴》4部电影,1部电视剧《十月围城》的拍摄。在这1亿元的授信额度内,公司可以按照实际情况,灵活调配每部片子所需资金,给企业一定的腾挪空间。

此后,“版权质押”、“打包贷款”等创新金融模式风靡开来,成为《北平无战事》、《伪装者》、《火线三兄弟》、《狼图腾》、《画皮》、《第一书记》等一大批“现象级”影视作品背后的重要推手。

责任编辑:徐鑫鑫(QF0014)作者:范晓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