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海淀老村落打造京西稻文化基地

2017-09-13 07:41 北京日报

来源标题:海淀老村落打造京西稻文化基地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前,产于海淀六郎庄村的千年京西稻名声赫赫。此后,由于村庄整体搬迁,它也化为不少人记忆深处一道抹不去的景观。9月12日,意在恢复传统记忆的首届京西稻收割节在六郎庄启动,今后这里还将建起包括书画长廊在内的文化基地。

当天,不少已经搬上高楼的居民自发聚集到曾经劳作过的农田。在名为柳浪家园的社区里,如今已经恢复了京西稻、荸荠、莲藕等农作物种植,而且还辟出专门展区用来展示有着上百年历史的农具,里面包括笸箩、竹筐和木锨等在内的手工农具一应俱全,它们中的不少物件都属于居民自发捐赠。在负责六郎庄整体经营的万柳集团负责人郭显达看来,农作物和农具不仅是六郎庄人的记忆和情怀,更是可开掘的历史文化财富。他举例说,待水稻收割完成后,社区将恢复有着几百年历史的“赠粥节”,让如今的居民重温传统文化记忆。而且,这里还将建起书画长廊,用来展示从这里走出的书画名家田世光和其他艺术新秀的作品。

伴随城镇化进程持续加快,拆迁上楼后的农民到底需要怎样的文化,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文化是凝聚社区居民最好的精神食粮,今后将以文化基地为平台,带动当地居民参与创作文艺作品。”海淀镇社区建设科科长苏玉霞介绍,不久前推出的原创话剧《情浓海淀镇》就是一次成功尝试。

责任编辑:纪敬(QC0003)作者:陈涛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