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游客扛120万日元就为了买一把日本铁壶,这不仅吓傻日本导购,亦成为热点新闻,也让不少人对事件中另一主角——日本铁壶产生兴趣。这铁壶到底有什么稀罕?它们又长什么样?8月30日至9月4日,102件从江户时代一直到昭和时期的日本老铁壶及茶器具,亮相中国嘉德四季“承古容今”专场,它们将以无底价上拍。
趣闻
中国游客扛钱买壶
话说让日本铁壶又火了一把的新闻是这样的。最近一两年,中国游客在日本最爱买的商品中,铁壶的人气很高,造型优美不说,因为是铁制的,烧水时能自然释放铁物质,所以受到追捧,而现在工艺的铁壶平均售价为20万日元到3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万至2万元。
前些天,一位上海游客在日本一家店中相中了一把价格为120万日元(约合7.3万元人民币)的铁壶,原当天就要刷卡购买,然而现场刷信用卡时出了问题,所以当天没能买成。没想到第二天,这位游客换着装有120万日元现金的袋子来购买,这一举动吓傻了周边的日本导购……
背景
日本铁壶大有门道
其实早在几年前,中国市场就出现了一批由台湾藏家整体抛出的铁壶,当时这些铁壶在中国收藏市场并不被看好,即便有人购藏,价格不高,也仅作为实用器,而后随着日本铁壶名气的越来越大,它的价格也就逐渐攀升,到前两年才慢慢回归平稳。
与中国的沏茶、泡茶有所差别,铁壶作为日本的茶器,它在茶道发展中成为煎茶道的产物,更是上层社会吸收中国文人文化的重要成果。
进入幕末明治时期,铁壶的制造遍布日本各地,其中出自京都府、大阪府和南部藩江刺地区所产铁壶最为出名,期间,一些铸物名家和著名的堂号,在受到贵族喜爱后逐步发展壮大,就此分出了以龟文堂、龙文堂、金寿党、光玉堂为代表的京壶系铁壶,以及由釜师小泉系、有坂系、铃木系和藤田系为代表的南部铁壶。
相较于起源与中国的紫砂壶,铁壶的制作工艺因原料生铁而产生较大的差异,铸造过程温度可以达到1200度至1400度,很多工序都需要“趁热”完成,动作一慢就错过了最佳时机,所以这对于工艺师的技艺有着极高的要求。日本早期老铁壶的蜡模都是独一无二的,工序达80多道,这也使得老铁壶身价不菲。以第一家采用脱蜡法精铁铁壶的老号龙文堂为例,如今已经成为全世界各大博物馆的藏品,连大英博物馆也有它的身影。
据介绍,本次嘉德四季拍卖“承古容今”中,将推出102件日本老铁壶及茶具,均出自龙文堂、龟文堂、金寿堂、祥云堂、紫金堂、光玉堂等著名堂号,以及安之介、秦藏六、净寿、梅泉、名越昌孝等师出名门精艺的铸造师。
日本老铁壶为年代之作,铸造师制作铁壶,深受日本美学“侘寂”及日本茶道之“和、敬、清、寂”的精神所影响。侘寂是一种欣赏旧物之美的态度,如同中文的“古朴”。所以,每一件流传下来的日本老铁壶都是“陋外慧中,历久弥新”。
龟文堂造琵琶湖风景波千鸟铁壶
这把铁壶制作于龟文堂中期,采用的是较高级别蜡铸法,也就是脱蜡铸造法。每一把壶的蜡模只作一把铁壶,且纹样全手工完成,因此是名副其实的贵族用具,如同现在动辄百万元的包包一般,它在当时的身份也是相当“美丽”。
这把制作于龟文堂中期的铁壶,壶身与提梁上的明月飞鸟均为日本金属镶嵌中最高端的高浮雕功法,铜提梁,摘钮上采用错银工艺,镶嵌飞鸟,壶身以用相同工艺镶嵌飞鸟、明月。提梁接环处巧作双螭龙环扣。黄铜平盖,厚重光滑,圆摘。壶身两面的琵琶湖风景则显示出龟文堂在浮雕上的功力。壶身铸“日本龟文”款识,壶底铸“家戍日本琵琶湖在东”款识。
十一代大西清右卫门浄寿造小铁壶
大西家自日本室町时代(1338-1573)便开始制作茶釜,从初代的大西净林传承至今已有十六代。
大西家的作品只做传统器形,可谓形至简,韵至高。这也是大西家入选千家十职御釜师的重要原因。此葫形铁瓶,斑紫铜盖,地肌细腻、精致,别具韵味,为御釜师十一代大西清右卫门浄寿所造。浄寿所制之壶多有创新改良,建立了独特的制壶体系。
五清图纯锡茶托一套五件
这套茶托的制作者秦藏六,是日本幕府时代末至明治时期的金工巨匠,以青铜器创作闻名于世,对中国周、汉代的铜器有深入的研究,是临摹中国周、汉朝青铜器创作領域极负盛名的工艺大师。
藏六系所造茶器除铁壶外,还有诸多器具种类,如铜器、银器、茶器、文房、香道用具等,尤其是茶道用具,这套纯锡制茶托,五清图为梅兰竹菊松,各赋诗句。
日本铁壶名家大多出在明治时期,对中国文化极其了解,甚至痴迷,表现在壶上出现岁寒三友、汉唐诗文、竹林七贤及中国青铜器造型等,尤其是大国寿朗,其作品具有明显的汉文化特征。
龙文堂名人安之介白玉摘铁壶
这把造型饱满,鼓腹,岩石肌理,简约沉稳。壶把、盖、流、耳素净文气,有着安之介的一贯风格。素提梁,三弯嘴,口沿饰一周回纹,铜质平盖,白玉花瓣摘,巧若天成,显示出安之介内敛低调的风格并透露出安之介不凡的工艺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