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8月21日凌晨1:30,一个值得载入中国交响发展史册的里程碑。上海交响乐团在音乐总监余隆的率领下,登上琉森音乐节的主场KKL,成为了这个世界顶级音乐节80年历史上,第一支受邀亮相于此的中国乐团。
音乐会前,琉森音乐节总监迈克尔·海弗里格表示:“琉森音乐节是全球最好的音乐节之一,我们只邀请一流的乐团登台于此。之所以邀请上海交响乐团作为第一支登台琉森音乐节的中国乐团,是因为我们知道上海交响乐团有着超过百年的历史,也是最能代表上海这座城市深厚文化根基以及文化传统的(一个团体)。”
据了解,这场音乐会出票超过95%,不仅受到观众的瞩目,也吸引到了欧洲主流古典音乐经纪公司、唱片公司和音乐界人士的关注。
上交的这台音乐会以阿龙·阿甫夏洛莫夫的交响诗《北平胡同》开场,乐队用“中西交融”的乐器组合,描摹出一幅幅发生在胡同里的生活情景,瞬间将观众拉回了20世纪初遥远的北京城。此外,上交还接连献上了两部经典之作,与小提琴家马克西姆·文格洛夫联袂的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以及肖斯塔科维奇《d小调第五交响曲》,阐释出世界语言的中国表达。
85岁的波兰传奇指挥大师、作曲家潘德列茨基专程从波兰飞来瑞士,在后台对余隆说:“这是我听过的最好的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
谢幕时,全场观众起立两次,鼓掌欢呼。
琉森音乐节执行总监迈克尔·海弗里格透露,谢幕后全场起立鼓掌,在琉森音乐节并不多见,这足以证明上交的演绎得到挑剔的琉森音乐节观众的认可。
余隆表示:“能够站在琉森音乐节的舞台上,用音乐这个全球通识的语言,和世界观众进行亲切的对话,是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行之有效的方法。上交作为城市文化的代表,中国乐团的代表,有能力也负有使命和担当,去向世界阐述中国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