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中国曲艺牡丹奖得主吴瑕:曲艺的别名是审美

2017-08-22 08:52 北京日报

来源标题:吴瑕:曲艺的别名是审美

自古巴蜀之地多才子亦不乏才女,才子有司马相如、李白、苏轼……才女有卓文君、花蕊夫人、薛涛……那么,为什么单说今日四川扬琴艺术家、中国曲艺牡丹奖得主吴瑕,才比薛涛呢?道理很简单,作为唐代女诗人的薛涛曾以创制“薛涛笺”而闻名,当今琴女吴瑕也以她发明“花鸟画旗袍”而著称,虽然二人相隔时间千年之久,却同样是锦心绣口,才华横溢。

中国是曲艺艺术(即说唱艺术)大国,各地、各民族曲种共计多达400多个,而四川扬琴已经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登记在册。在为数不多的演唱者中,吴瑕可谓一枝独秀。与其他曲艺艺术家不同,她最大的特点是复合型的“三栖”人才,是同时在扬琴演唱、旗袍设计、工笔花鸟三个领域头角峥嵘的人物。2017年盛夏,她来京参加中国曲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之机,接受了我们的专访。

1.

《贵妃醉酒》真醉假醉,

演唱悟性谁是谁非?

吴瑕以锦官城——成都的民间传统艺术——四川扬琴(又称四川琴书)而名噪一时,一曲传统经典唱段《贵妃醉酒》曾让她荣获第六届(2008年)中国曲艺节优秀节目奖、牡丹奖新人奖。

说到巴蜀之地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曲种——四川扬琴,颇有点儿类似北京琴书,却比北京琴书的“年龄”大得多,生旦净末丑角色齐全,大致形成于清代乾隆年间。前者坐唱,后者站唱。但是,二者的演唱都需要三五人来伴奏。北京琴书由三弦、四胡、扬琴等伴奏;四川扬琴则用扬琴、三弦、京胡、二胡、怀鼓、鼓板伴奏。大约200年前,成都艺人已经组成“行业协会”——三皇会,定期在茶馆聚会演唱,并登门入户表演“堂会”。

吴瑕的师爷,是锦官城赫赫有名的曲艺家——四川扬琴泰斗李德才。他的“德派”唱腔,将“坐地传情”的艺术提升到炉火纯青的高度。她的师傅,则是红透整个四川盆地的曲艺家、巴蜀文艺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四川扬琴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徐述。最有意思的是,三代四川扬琴艺术家,吴瑕的师爷李德才,男唱女腔(如梅兰芳);而吴瑕的师傅徐述,女攻男腔;吴瑕本人则女唱女腔。然而,他们三代师徒有一共同点,即全都是此曲种的顶级声腔,被痴迷的观众追慕、追捧。

师傅徐述对吴瑕是嘴里不夸,心里喜欢,尤其对徒弟不加掩饰的那股子傲劲儿,也并不责备,而是开怀不已地“数叨”:“瞧瞧你那一副吃不完、用不尽的样子吧!”

作为典型的“80后”一族,吴瑕身上绝没有她上一辈人外表做出来或内里冒出来的所谓谦逊或谦卑。她说话时眉毛非常有力地上扬,眼角也跟着急速上扬,眼神也随之狠狠地上扬。

吴瑕演唱的四川扬琴名曲《贵妃醉酒》,让她一再上电视、得大奖,先是2006年中国曲艺艺术的“重镇”天津的电视台,一档曲艺节目《鱼龙百戏》,邀请她“出镜”;之后不久,中央电视台的曲艺栏目《曲苑杂坛》请她“出演”;再后来,就是省市级、国家级曲艺奖项的纷至沓来……她不无调侃地说:“没办法,这段唱曲给力,让我的运气好,风水旺啊。”

天下所谓的运气好,全都是功夫做到家,而后水到渠成的事情。

牡丹奖的评委们说:“吴瑕演唱的《贵妃醉酒》,人物刻画准确。不温不火,拿捏适度。”

但是,“准确”两个字,谈何容易?

同样是唱贵妃,有人就是唱不出贵为唐明皇“三千宠爱在一身”的那股子贵气来,只会一惊一乍、高门亮嗓,让人觉得俗气太过;还有人认为既然是“醉酒”嘛,于是就夸张地表演,甚至东摇西晃地表现那种酗酒贪杯后的恍惚迷离……而吴瑕对贵妃对醉酒全都有她自己的认识与主张:“我在生活中发现一个现象:越是经济发达地区的人,说话声音越小;越是贫穷落后地区的人,嗓门越大。你想啊,贵妃处在那种地位,怎么会在走进御花园时像是走进清晨菜市场或夜市大排档那样大喊大叫呢?!倒不如不露声色地演出贵妃骨子里的那种媚来,也就是女人味。再说,贵妃邀约唐明皇一起来饮酒,皇帝爽约,她虽不开心,却不会怒而暴饮,以致大醉,她不过是像个小女人那样撒撒娇罢了。怎么?为了表现她的醉态,难道我也要先喝上一瓶烈酒再上台表演吗?”

一个人的见识,影响着作为。我们多见眼高手低的人,却很少见到手高眼低的人,说的就是艺术创作与艺术表演的道理。

对于四川扬琴这样的传统民间艺术,到底应该怎样传承与发展,吴瑕也有她自己的独到见解:

“早先的四川扬琴被称为‘坐地传情’,那是因为当时的艺人多是盲人,若让他们站立表演,再加上一些举手投足的动作,就是勉为其难。今天的情形不同了,我们为什么还要强调——‘老祖宗的东西一点儿不能变’,非要抱残守缺地强调‘坐地’的方式不能变呢?!”

2.

自己设计演出服——旗袍,画上

工笔花鸟,惊艳爱丁堡国际艺术节

吴瑕,身为扬琴演员,自己设计演出服——旗袍,并且在旗袍上展示中国国画艺术,精心绘制她拿手的工笔花鸟画,在英国爱丁堡国际艺术节上甫一亮相,即刻满场惊艳,一片欢呼。

每年8月,苏格兰首府——爱丁堡都会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四方旅游者的乐园。如今,这一创立于1947年的国际艺术节无愧于创办者的初衷——“世界级文化盛会”。

2015年,四川省艺术研究院受邀赴“北方的雅典”(爱丁堡别名)演出。但是,被定义为民俗文化的曲艺艺术的演出服,却缺少古老中华文化的典雅与精致的元素。在总导演的眼里,大红大绿的印花与亮闪闪的仿钻饰物装点的服装,虽然在舞台上打眼,却缺少品位,略显粗俗,实在有些拿不出手。

总导演发问:“你们说,这服装能代表中国文化吗?我们好意思拿到国外展示吗?”

于是,精于旗袍服装设计、善于妙笔丹青的吴瑕“临危受命”。

上世纪初,四川扬琴艺人经常在茶馆或堂会中演出,那时的演出服也相对高雅、端庄一些。巴蜀民间,有这样一句俗谚:“假斯文,听扬琴。”

吴瑕所设计的演出旗袍,不走“大红大绿”或“金色闪光”路线,而是着重表现雍容大气、含蓄内敛的艺术气质与文化观念。

中国服装行业的历史上,但见人们在布料上刺绣,鲜见有人在布料上画画,舍弃纸张、在布料上丹青,那是舍弃土地在云朵中漫步,弄不好就会踩空!尽管古人曾在绢帛上作画,但纸上描画的优势不言自明。

为在布料上走笔,而不是走针,选择适合、接纳画笔与颜料的布料是关键。

吴瑕在真丝、尼龙、化纤、毛纺、丝绸、棉质、麻质等不同质地的布料中,反反复复地挥毫尝试……经常是在“不兼容”的布料上“涂花脸”,好像布料对国画有一种天然的“过敏反应”一样。然而,她有足够的耐心,等待那个“对的”布料出现。

最终,她选择工笔绘画的布料是雪纺。

雪纺,是一种丝织物,轻如絮,薄如纱,柔如棉,透如翼。

有时,根据舞台表演和绘画内容的具体需要,她也会选择在丝绸质或麻质布料上面作画。

“如今,大多女款服装上的纹绣都是机械制作,手工绣制的已经很少,而用工笔画手法所绘制的旗袍纹绣该是非常少见。它的难点在于——画笔大小粗细的选择、颜料黏稠干湿的调制、挥毫轻重缓急的把握……

“正因我尝试并经历了太多太多的失败,成功到来时的喜悦才那样刻骨铭心。我真正体验到一种执著、考究、隐忍、韧性的工匠精神。这种精神的魅力吸引着我,也成就了我……

“当我终于找到最适合的颜料绘制成第一件旗袍时,就仿佛一个在无边黑暗中赶夜路的人,眼前突现一片色彩斑斓的曙色……人生最美好的体验都是你付出一定代价所获得,走向远方的人不会拒绝颠仆于目下任何一块绊脚石。正如古人所言:‘君子之道,行远自迩,登高自卑……’我为表演四川清音和四川扬琴的三位演员,设计了三套旗袍,并手绘工笔画于其上……”

在爱丁堡国际艺术节的舞台上,中国艺术家的“丽人三人行”惊艳全场。三位中国传统曲艺演唱者成为三道靓丽风景:

一套桃红色的旗袍绘制白茶花;一套乳白色旗袍绘制绿竹;一套宝蓝色旗袍绘制凤凰与祥云。

演出结束后,外国观众仍然恋恋不舍,尤其是女性观众为中国飘逸的旗袍而着迷,纷纷与演员合影留念。

此时此刻,最为开心的,该是扬琴表演艺术家、旗袍设计者、工笔画画家“三位一体”的巴蜀才女——吴瑕。

3.

“闻着泸州老窖酒香长大,醉心艺术,

一生愿为中国曲艺的审美服务”

最近,吴瑕又接了一份演出服的订单。今年9月,四川省艺术研究院的几位艺术家,将赴法国参加在巴黎举办的中国曲艺节。她们也要通过富有民族特色的服装——工笔花鸟绘制的旗袍,来彰显古老中国的文化元素与服饰美感。同时,还有一台民族音乐晚会上的主奏乐师们,也向她这兼职的服装设计师订制演出套装。

“从小钟爱国画艺术、喜欢服装设计的特殊经历,让我的曲艺之路花团锦簇,显得与众不同。

“因为家住四川古老的酒城——泸州龙泉山的酒厂边,我是闻着泸州老窖的酒香长大的。我们的中学——泸州二中(简称),即用酒厂挂名,全称为‘泸州老窖天府中学’。校训5个字——真、美、信、和、毅,即求真、尚美、守信、谦和、坚毅。校歌中唱到:‘凤凰钟灵,长河浩荡……书香滴翠,翰墨生光……’长大后,我真就把美丽凤凰描画在旗袍上。”

“小时候,在文工团工作的父亲吴昌俊,很想让我当一名小提琴手。他在我未出世的时候,就为我准备好两把大小型号不一的小提琴。3岁开始拉琴,稚嫩的小下巴夹不住琴,红肿起来,被看了心疼的母亲王邦玉阻止。原来母亲也有自己的‘小算盘’,她希望我像她一样,成为舞蹈演员。而我天生脖子颀长,在幼儿团跳舞就会动脖子,会耸肩,有模有样。于是,5岁跟随舞蹈专业老师学跳舞,天天学下腰,学劈叉。读中专,上的四川省舞蹈学院歌剧科。”

然而,小小年纪的吴瑕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她既不想拉琴(遵从父愿),也不愿跳舞(遵从母愿),她有纯属自己的梦想——画画。自10岁开始,一有时间,她就偷偷地自学画画,握着一根铅笔,默默涂鸦……一旦考上舞蹈学院专科,她认为自己已经满足了家长的心愿,而家长也该允许自己满足自己的心愿了。于是,她在课余时间里,拜师研习国画,先后师承于工笔画家苏达敬、江溶老师、岩彩画家尉志坚老师、山水画家杨梁相老师……转益多师,收获颇丰。

老师示范,学生临摹。吴瑕临摹了许多宋代工笔经典作品,揣摩院体画(翰林图画院所代表的宫廷画)的精髓,将“有巧密而精细者”的味道尽量做足,尤其是紫薇花的造型与色彩,几至出神入妙。就像语感和乐感一样,色彩感觉也是天生的,例如同样使用藤黄加花青,她所调和出的颜色——墨绿,就总是那样没有道理的怡然悦目。“有的人这样调和颜料,就会显得很‘炸’。精准的色感,真是说不清,也道不明。中国传统颜料中没有绿色,我的颜色感觉与调试,或许能做到最接近……”

我们很难听到一位舞台演员条分缕析地讲述艺术美学,谈论审美……

吴瑕说起话来,很像个美学家:“比如调制颜料,那色彩差之毫厘,谬之千里。最终,你的选择就是审美。艺术上没有对错,却有审美。审美是有层次的,有级别的,有微妙差异的……一个人画画的风格,就是他审美的风格。”

在艺术领域,有的时候跨界非但不是分心,反倒是一种复合式的专注。

吴瑕是在曲艺和绘画两个业界同时取得成就的人。她既是中国曲艺牡丹奖的得主,又在工笔画作品展中多次获奖。她所演唱的“贵妃”清新自然,宛若天成,声音似泉水,山间鸣翠鸟;而她擅长的工笔牡丹,形神兼备,华美细腻,色彩如流霞,天外卧飞虹。

“感谢绘画,给我以艺术审美的分寸感,让我心里有底,知道何时用力,力道也需要权衡轻重,笔触仅凭感觉,不能多一点儿,也不能少一点儿……

正因为有了这种分寸感,对于演唱和表演的处理就清晰、准确了很多。

“一个画画的人,既是创作者,又是执行者,最后,还可以是欣赏者。我画一幅画,是谁叫我这样或那样画的吗,不是,是完全出于我自己的意愿。因此,画好画不好,都是我自己负全责。没人欣赏,就自我欣赏。不像说书唱曲的,一般是别人写,你去演,还必须有观众,强烈地渴求观众。假如自己没唱好,还可以说——词没写好,曲子不好,导演不好……画,要是画不好,你能怪谁呢?不给自己留后路,就是更为自主,更为高级的艺术。”

吴瑕是将演唱艺术与绘画艺术融为一体的艺术家。唱曲是叙事的时间艺术,绘画是造型的空间艺术,截然不同的两种感觉,却具有殊途同归的境界。此二者,互文又互韵,在曲调里有色彩强弱,在色彩中有音调高低……

正是:

才华堪比古代巴蜀诗人薛涛;

技艺超绝今世扬琴花鸟旗袍。

“中国曲艺艺术源远流长,曲种因地域不同而风格各异。但是,这种基本‘以说唱讲故事’的艺术形式,即综合了说(讲)、唱(歌)、做(戏)、表(演)表现手段的民间技艺,尚存在着包括外在形体、内在精神、服饰道具、舞台呈现等审美理念与审美格调的诸多问题……

“除了专业演唱四川扬琴外,我设计演出服装也好,在旗袍上绘制工笔画也好,都是想尽自己所能多为舞台艺术服务,为大家服务,一句话,我愿一生为中国曲艺的审美服务!”

责任编辑:张嘉玉(QC0006)作者:彭俐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