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的发展,在经历了内容爆发、用户爆发之后,随着由网文IP开发带来的媒介、文艺形式大融合,也将迎来价值爆发,可以说新网络文学时代正向我们走来。这个时代不仅面临着新一轮基础设施的升级,网文内容张力不足、精品缺乏等桎梏也将随着机制和内容创新得到解放。
8月11日,以“网络正能量、文学新高峰”为主题的首届中国“网络文学+”大会开幕式暨中国网络文学高峰论坛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网文作者、读者、相关企业负责人和相关专家共聚一堂,为网络文学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新思路。
大文娱开发方兴未艾
内容有更大延展空间
在此次大会的火柴互娱展厅,“网络文学冒险之旅”VR游戏体验厅外排起了长龙。工作人员介绍,游戏的内容是依据多部网络文学开发的实验性产品,让体验者沉浸到多部作品的经典场景之中。
阿里游戏独家代理总监谷鑫表示,现在整个游戏行业80%—90%的手游都由IP“粉丝”支撑,可见IP在游戏领域的重要性。IP“粉丝”很容易转化成游戏用户。基于这样的特点,使网络文学的IP具备易转换、易延展、易改编的特点。
在阿里文学展区,多款网络小说衍生品,吸引众多观众驻足拍照。现场工作人员指着一个系列的衍生品告诉记者,该衍生品团队运用阿里巴巴集团大数据,以及淘宝内容社区的实时监控,前期设计了整体的标识,对所有商家都有完备的设计指引,并根据相关主题,开发了水墨风、卡通风、唯美风等不同风格,为商家开发衍生品提供参考。目前其衍生品预估的销售成交额已经超过3亿元。
除了一些网生企业开始进行网络文学衍生产业的布局,如今一些传统文化产业也开始涉足以文学为基础的泛娱乐产业链。
以往大家提到磨铁图书的时候,一般都会想到磨铁出品的畅销书,包括《盗墓笔记》《明朝那些事儿》等。2016年10月国庆档,磨铁出品的第一部电影《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上映,最后票房8.2亿元,打破了国产爱情片的票房纪录。在刚刚结束的暑期档,磨铁出品的第二部电影《悟空传》也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磨铁图书董事长漆峻泓表示:磨铁是一个具备内容基因的公司,由此转化而来的内容能力,以及我们将内容转化为产品的能力,同样可以复制在电影行业和电视剧行业。我们整体的想法就是,先把在图书行业的经验复制到电影和电视剧行业,同时在细分产业领域做深做重。最后,细分行业所获得的产业能力,能够保障我们跨越产业的融合发展能力。
当前,网文正逐渐渗入包括影视、出版、游戏、动漫、舞台剧等领域。网络文学与开放性的IP生态产业链之间的融合是大势所趋。
阿里文学CEO黎直前认为,网络文学已经成为了IP是否具备衍生价值的试金石和文娱产业发展的风向标。首先,一个故事是否吸引人,一个IP是否具有衍生价值,是否有很好的世界观,是否能够发展成影视剧、游戏、动漫等,通过网络文学的形式是可以最低成本、最快速的加以验证。其次,作为影视、游戏的上游,经典火爆的网络文学类型将深刻影响未来两三年影视作品的定位和走向。
不过,中国作协网络文学委员会主任陈琦嵘表示:现在来看,影视、动漫、游戏对网络文学的改编,对网络文学的走向有一定引导和暗示作用,它可能会出现取舍,要防止劣币驱动良币。网络文学应该成为文化产业的母本和基础,但是它和文化产业又不能等同,IP开发应该只是作为网络文学发展的一部分。
机制创新效果逐渐显现
引导文字回归文学本身
在大会现场,不少专家和读者提到了网络文学“注水”问题。在单一的付费阅读激励机制下,对于网文作者来说,文章字数的多少无疑与收入成正比,此外,推迟小说的完结时间,也能聚集更多的订阅用户,这成为网络文学“注水”的重要原因之一。
爱奇艺文学事业部总经理冻千秋表示,作为网生产业,网络文学之所以走在前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的商业模式,现在爱奇艺使用的VIP付费模式就是起源于网络文学。如今,网剧和网络大电影行业成长起来了,与网络文学产业串在一起,网文迎来了第二次改变。首先,网生代用户成长起来了,他们从小朋友、青春少年成为叔叔阿姨,他们关注的问题发生变化,从关注爱情转变为关注婚姻、婆媳关系、二胎,这也是《我的前半生》为什么会大火的原因。我们的网络迎来了分龄用户群的时代,它不只是年轻人的天下,所以内容供应要开始进行细分。其次,影视行业对网络文学改编需求增多,私下里,很多影视公司向我抱怨,有没有短一点的网络文学作品?对于影视改编来讲,几百万字体量的网络小说,改编起来是十分困难的。但是目前,在传统付费模式下,几千几万字的网文就是不赚钱。在畅销榜上,排前十的网络文学作品平均字数660万。怎么办?我们需要网络文学在篇幅、题材上都变得多样化,我们需要新的激励机制。爱奇艺文学,依托于爱奇艺这个大平台,所以我们并不靠订阅来赚钱,而是依靠分发收入,我们可以做很多尝试,比如,做轻小说的征文活动,对非虚构题材的优秀网文进行补贴。我相信,我们可以通过商业模式的改变,推动内容市场的改变,让民间生发出更多创新。
在大会上,爱奇艺宣布正式启动“云腾计划”,爱奇艺文学将向爱奇艺网络剧、爱奇艺网络大电影免费开放共600部IP版权,采用后期收入分成的盈利模式,与合作方同生共荣,分担风险,促使各方进行更多新的尝试。
此外,近一段时间,咪咕阅读起诉腾讯阅文集团合同违约的新闻也甚嚣尘上,起因是咪咕阅读推出了“9.9元包月畅读全站”的活动,也就是说,除了有声书和境外原版书之外,用户只要花9.9元,在一个月时间里,就可以通看咪咕阅读里的所有书。然而就在7月初咪咕和合作方完成沟通之后,阅文旋即暂停了合作书目的更新。此事件孰是孰非自有法院判决,但是透视新闻背后,很多人看到了“网文包月服务”这样一种新的网络阅读付费模式正在兴起。有专家提出,通过这样的模式,网文的长短渐渐与作者收入脱钩,或许可以改变“网文注水”的乱象。
文化资本积累初步完成
精品化意识由内部生发
截至2016年12月底,国内40家主要网络文学网站提供的作品数量已高达1400余万种,并有日均超过1.5亿文字量的更新。支撑上述天文数字的各层次写作者超过1300万,其中相对稳定的签约作者已接近60万人。陈琦嵘表示:网络文学发展到现在近20年了,最大的变化是从野蛮的自由生长,变成有意识提高和提升,逐步向主流意识形态靠拢。
在此次大会上,各企业和相关专家谈论更多的是,如何从行业内部调整,提升网文质量,促进精品诞生。
爱奇艺首席内容官王晓晖谈道,我们的四大名著,金庸在《民报》上连载的武侠小说,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等经典,其实过去都是按照大众传播的渠道走,在今天只不过我们的大众传播渠道换到了互联网上。顶尖的优质内容特别稀缺,越稀缺价值就越高,虽然说影视的版权今年一年比去年增长了230%,我们认为顶级内容还会超过200%的增长,因为老百姓太需要了,市场上又太少了,供给优质内容的不足,是催生这个版权高度增长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那么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好故事”的力量,它表现在游戏、电视剧、票房最高的电影、国产动漫等方面。2010年开始,爱奇艺从一个互联网的优质正版高清长视频的播放平台向娱乐生态内容平台进军。在助燃网络文学方面,爱奇艺做了几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搭平台,通过技术,通过优秀的技术把企业平台做得非常好;第二件,灌内容,把最好的内容倒进来;第三件导流量,让更多的人到平台上面来;第四件,让内容更好的货币化,让市场效应和社会效应相嫁接。通过影视剧这个主体的成长,我们带动了人和服务、和视频内容之间关系的连接和放大,在爱奇艺上你可以通过爱奇艺文学看到根据这个文学改编的游戏、影视剧、漫画甚至在那里可以跟各种各样的“粉丝”互动,可以买到相关商品。
网络文学作家却却谈到IP改编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时表达了自己的忧虑:以前我与同事经常在一起谈论作品的情节,大家都很重视自己想表达什么,想塑造一个什么性格的人物,但是如今,有些作者开始考虑,自己笔下的场景和情节,适不适合拍摄为影视剧,有没有画面感。
对此,作为影视制作方,慈文蜜淘影业副总经理曹允表达了不同看法:术业有专攻。无论原作的画面描写得多么优秀,导演在拍摄时可能都会加入自己的想法,或者,有些场景在现阶段因为技术或者资金的问题难以实现,从而被舍弃。以我和身边一些同行的经验来看,原著被保留最多的还是精彩的情节、对白,所以网文作者大可不必为了迎合改编而放弃自己的创作初衷。影视改编更需要好故事。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网络文艺委员会委员吴长青提出:一方面,目前网络文学发展不是在类型上再做什么花样,而是要回归朴素,要为之前的短板补课。好的东西还在人民之中,向现实要素材,向现实要创作源泉。希望网络文学作家更多地走向广阔的生活,不要再“宅”在家里。另一方面,在中国的网络文学受众中,最庞大的人群是习惯浅阅读、轻阅读的,所以网文市场的状态更像是一个集市而非精品店。所以,网络作家对精品的自觉意识要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