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时五年多的“北京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近日有了新进展——该工程第一期已经全部完成,并将于8月25日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同主题北京重大历史题材美术作品展览。其中,名为《清末民初万象图》的画作也将亮相展览之中,这幅作品用长14米、宽3.5米的长画卷形式重现、还原了1910-1920年间的北京城风貌。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北京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由北京市文史研究馆牵头主办,从2011年开始、历时五年多,由《北京史诗》人物画、《北京神韵》山水画和《清末民初北京万象图》三部分构成。其中,《北京史诗》人物画以“定都北京”为主题,选择金、元、明、清和新中国定都北京10个重大历史题材,创作了10幅不小于宽2.5米、长8米的大型历史人物画;《北京神韵》山水画以最具北京历史文化特色的北海、香山、长城、颐和园等为素材,共创作了12幅。据文史馆馆员郑山麓介绍,为了确保原汁原味重现北京风貌,《北京神韵》系列的大部分主创人员都是土生土长的老北京人。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8月25日北京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第一期成果将在中国美术馆展览。同时,第二期工程也已启动,6幅《北京史诗》人物画和正处在构思中的“大运河文化大型山水画”都已经提上创作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