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胡同深处满京韵

2017-08-04 08:11 北京晨报

来源标题:百姓600年生生走出进城路

骆驼队曾打我家门前经过

67岁的伦志清说,宣武门南的上斜街是“斜街之祖”,是生生被人走出来的。他看见骆驼队从家门口走过,因为是斜街,先听见驼铃,半天才等到驼影,“也许是累了,粗大的呼吸就在头顶,每一步走得格外小心,一个蹄子下去,一个小土晕升起。赶骆驼的人却起了精神,收拾好烟斗,拽拽棉袄——来到上斜街,就等于进了北京城了。”

伦志清的祖父、父亲和他一家三代都住在上斜街的东莞会馆内,但是他13岁就搬离旧宅,至今54年。7月的最后一个周末,上斜街胡同的拆违和封堵“开墙打洞”整治如火如荼。走在这条老街上,哪个地方是宣武门箭楼,哪儿是庙门,哪儿是古井、祠堂、会馆……他如数家珍,不像归客,倒像主人。

上斜街,斜街之“上”。从中原和南方各省进京,广安门是必经之路,赶脚的人偷懒,在牛街北口取斜道向东北走,直接进入宣武门内城。因此,下斜街、上斜街是600年来老百姓生生走出来的。时间早于前门、大栅栏的斜街。而且,上斜街还是离内城最近的斜街,往北走10多米就是护城河。“1957年我刚上小学,在家门口看到骆驼队,驮着煤、粮食和水果从门头沟来,五六只骆驼组成一个运输队,慢慢悠悠地经过下斜街、上斜街,进入宣武门内城。我当时就想,‘赶骆驼的人心里得多高兴呀,终于到京城了!’”

今年5月,“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白纸坊桥区竖起一组骆驼绿雕——这是骆驼第一次出现在城市绿化造型中,它带来的不仅是丝绸之路的古风仆仆,更是老北京人曾经实在而又丰沛的日子。

正是因为广安门是进城的必经之路,加上清政府实行“旗民分治”政策,内城不许外人住,所以各地的“驻京办”——会馆,多在宣武门外选址修建。盛时北京南城的会馆多达400余家。上斜街因为距离内城最近,会馆扎堆,短短600米的街道有12家会馆。伦志清的家在东莞新馆,挨着番禺会馆,前者住过年羹尧,后者住过龚自珍——如今的广安胡同正是横穿这两个会馆。

我见过北京最老街上关帝庙

上斜街临护城河而起道,很多宅院的房屋都建在高高的台阶之上,保留着临水而居的特有胡同格局。1950年伦志清出生在上斜街56号院的东莞新馆最南边的屋子里。上斜街与下斜街的交会口,直对的是北京最古老的街道——三庙街。“我小时候还见过头庙和二庙。当年的三庙街繁华不凡,两边都是豆腐作坊。我小学同学家开‘周记豆腐坊’,我经常去他家的磨坊——原来驴拉磨的时候,真的是用黑布蒙着眼睛。我瞪着眼睛看,一看一上午。”

西四砖塔胡同是北京“胡同之根”——毕竟直到元朝才有“胡同”一词。但其实,三庙街才是北京最老的街巷,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先生考证说,它早在唐朝就已经成型,辽、金时最为繁华,当时名为檀州街,距今900年。

上斜街离宣武门城墙不过20米,“1964年宣武门修地铁,出土了很多陶井和陶罐,沿着宣武门城楼越往西去陶井越多,说明古代这里民居密集。有一个戴眼镜的中年考古工作者蹲靠着老城墙,清理刚出土的陶罐。我凑上去问:‘哪个朝代的?’他头都不抬地说,‘这绳纹是战国时代特有的技艺,这是古人打水的时候,不小心把盛水的陶罐掉进井底了。’——这话我印象特别深。”

由于挨着三庙街,上斜街上也是庙宇扎堆,不长的胡同有七八座庙。上斜街东口的“头庙”是明朝建的,现在是“中国环球财讯中心”。

老东莞会馆的石碑找了40年

伦志清的祖父伦明,是我国著名藏书家、版本学家,仅在东莞会馆就藏书百万余册,1947年全部捐给北平图书馆。“当时的捐书场面堪称壮观,大卡车运了好几天。”

1902年,清政府重建京师大学堂,伦明四兄弟从家乡东莞到北京求学,学校学生不过500人,伦家就占了四席,一时传为佳话。1915年,伦明出任北大教授,全家迁往北京,住在菜市口附近的老东莞会馆。

1918年,上斜街的新东莞会馆完工,伦明举家迁居于此,伦志清和他的父亲伦绳叔都在这里出生。“会馆门口东墙上镶嵌着‘题记碑’——是清末东莞文人张伯桢撰文、中国科举最后一名榜眼清远人朱汝珍书刻。那字特别秀丽,我七八岁时,天天拓题记碑上的字。题记大意是:东莞陈伯陶捐资五千余两银购置情况,修建于1911年,分期完成,东莞后人要发扬光大无愧于先人。1963年我搬离了会馆。后来,听说题记碑被拆走了。我就到处打听,老宣武区的房管局、档案馆、图书馆都走遍了,全没找到。直到2008年底,才在石刻博物馆看见它。当时的感觉,就像找到了失散40多年的家人。”

在宣武门城楼上看天安门焰火

少年时代,宣武门城楼是伦志清上下学必经之地。“我就喜欢站在宣武门城楼上,顺着城墙西望,透过护城河柳岸能看到湖中心的柳树小岛,河畔白云般流动的羊群,再往西隐约看得见内城西南角河流弯道。夕阳西下,斑驳而雄伟的老城墙衬托着西山的远景,就像是一幅老天爷画的水墨画。”

“那时我们最盼的就是国庆节和春节。每到国庆节中午,大人孩子都赶着吃完饭到上斜街东口或宣武门大街,等着看检阅后的游行队伍和花车通过大街。晚上就聚到宣武门城楼上,看天安门的焰火。”

因为有百姓的喜怒哀乐,斜街以及北京所有的大街小巷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生命。伦志清生于斯长于斯,从北京二商集团退休,一句东莞话都不会说,却因为一家三代住在会馆中,不仅有北京的乡土情,也生出了浓浓的东莞乡情。如今,他出任了北京东莞研究会副秘书长。

仰天问,年将军您真在这住过吗?

“前一阵有来自比利时的专家说,他们弄到一份乾隆时期地图,这里只有一组房,周围全是空地,全没有将军府邸的建筑规模,地图上更没有标注‘年羹尧居所’的字样,这就足以说明,上斜街56号院并不是年羹尧故居。听了这话,我可没被镇住,用我的理论给驳斥了。”伦志清自豪地说。

根据西城区编制的会馆和名人故居文献,确实查不到年羹尧在北京的住处,也就是说年的故居在哪里,目前尚没有权威定论。但是对于比利时学者提出的质疑,伦志清的回击简单而有力——烂尾宅。年是康熙和雍正年间重要将领,官任四川巡抚,康熙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始终固守,做一好官”。康熙死后,年在拥立雍正即位时发挥重要作用,人称“内有隆科多,外有年羹尧”。雍正二年(1724年)年入京,两年后,突然被雍正赐死。

年缘何失宠被赐死,史家众说纷纭,有人说他是因为擅作威福、结党营私而获罪,也有人认为年的死是因为功高震主,甚至有野史称他掌握了雍正篡位的秘密。

“这么一个大官,在京只住了两年,周围的空地实际上是府邸的一部分,只是尚没来得及开工。”伦志清同时认为,“问罪革官,夺爵赐死,故址不被记入相关资料很正常。”比利时来的学者,听他这么一解释,也认为很有道理。

让伦志清理直气壮的当然不只是烂尾宅的推测,正是他小时候拓写的“题词碑”。他的祖父伦明1918年搬到这里,1917年的《东莞新馆记》碑记:“东莞新馆,世传为年大将军羹尧故宅。前临上斜街与番禺新馆接壤,后通金井胡同与四川会馆毗连。闻诸父老,年大将军后,辗转归诸蜀人,自某君反蜀后,洋人赁以居。”也就是说,清末民初时,上斜街是年羹尧故居的说法非常流行。

由于菜市口烂漫胡同已经有一个1875年建的东莞会馆,所以上斜街这处又称东莞新馆。2013年,该院落被西城区普查登记为东莞会馆。伦志清说,整个会馆8个院落、90间房屋,唯有这几间旧宅的规模和建筑气势不是一个普通会馆所能及的,很大可能性就是题词碑所言的“世传为年大将军羹尧故宅”,根据建筑方位,这里应该用于花厅或者书房。

地震摇晃一尺多宽 老宅没倒

在伦志清的叙述中,百年前的老会馆栩栩如生,“会馆门前是一个敞阔的高平台——据说是用来拦马的,两侧是八字型影壁,整个大门就占据了一间正房的位置。进入大门道,方砖铺地,右侧是长年为会馆看门的老吴家,会馆专有一部电话(南局)号1231就放在他家。左侧镶嵌在墙上就是题记碑。

绕进院内,伦志清说,这就是年羹尧的故居。盯了半天,实在看不出它与其他老宅子的区别。在伦志清的指点下,北京晨报记者才注意到,老宅建在半米高的石阶上,前檐宽阔,6根带青石座立柱支撑屋檐,依稀可见当年雕梁彩绘残影,梁下是一圈木菱形花格、木雕梅花装饰的回廊,上下是明亮的玻璃窗,采光非常好,确实给人一种器宇轩昂、古朴安逸的感觉,“我们院里人都叫它‘大厅’。”

由于周围自建房遮挡,现场已看不出老宅的格局,伦志清拿出自己画的“东莞新馆平面图”指给记者看,故居是个凸字型建筑,三面开门,另一面是一条彩绘长廊,长30米,与故居的回廊连成一体,供住户和客人休闲、避雨,斑驳红漆上,彩绘遗迹清晰可寻。整个年羹尧故居大约165平方米——“这是我亲自量的。”

如果真的是年羹尧的会客厅或者花园,那这几间屋子距今已经有294年历史了。“很结实。1976年地震时,有邻居刚好跑出来上厕所,眼见着故居左右摇晃,幅度大概有一尺多,但是竟然没倒。天亮了,我们都来看,觉得神了。”刚说到此,伦志清惊叫:“哎呀!你瞧瞧,那个房檐角塌了,这老宅不修就来不及了。今年雨多。我3月份来的时候还没事呢。”

根据伦志清手绘的地图,东莞新馆内建有影壁、长廊、花园、月亮门、马厩、水井,还有3处厕所。马厩和水井位于整个会馆的东南角,为了进出马匹方便,整个马厩被“甩”出来,紧紧贴着番禺会馆的后身,“两个会馆墙挨墙,广安胡同打通,就是穿过两家会馆,剩下的半拉东莞会馆在路西,剩下的半拉番禺会馆和东莞会馆的马厩和水井在路东。”

北京晨报首席记者 崔红 文

责任编辑:张静(QC0008)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