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题者:周洁茹
提问者:刘雅麒
时间:2017年7月6日
受访者简介:
周洁茹(1976-),江苏常州人,现居香港。有长篇小说《小妖的网》、《中国娃娃》,小说集《我们干点什么吧》、《你疼吗》,随笔集《天使有了欲望》等。1996年获萌芽小说奖,2000年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同年辞职赴美,中断写作。2015年回归写作,出版长篇小说《岛上蔷薇》、小说集《到香港去》、随笔集《我当我是去流浪》等。新随笔集《一个人的朋友圈,全世界的动物园》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于2017年7月出版。
1 散文和小说,你更偏爱哪种创作体裁?哪种体裁能带给你最大的创作自由和创作乐趣?
我写小说会好一点。刚刚还在跟一个生活里的朋友讲这个话题,她问我我们的一个朋友是不是离婚了?我说没有吧。她说你的书里不是写她离婚了吗?我说那是小说好吧?她在电话那头沉默,我只好说,小说是完全虚构的,自由自在无限想象力的,所有的人物都不是真的,都是创造出来的。她说那你创造能力挺强啊,我都分不清楚现实与幻想了。我说我当这是一个表扬,真实的人生肯定要更荒谬一点的,我想都想不出来。她说那你以后不要懒到用朋友的名字做主角的名字好吧,不是人人都有艺术之心的。我沉默了一下说好的。
这确实是个问题,我写过一篇杀妻小说,然后我就真的被举报了。我说的都是真的。现在我说老婆饼里有老婆这样的话都要先想一想了。
随笔集《一个人的朋友圈,全世界的动物园》这个题目很有意思,为什么会起这样一个题目?
新书《一个人的朋友圈,全世界的动物园》真的就是我写在朋友圈里的那些字。我先是发表了一篇文章《一个人的朋友圈》,在那篇文章里我也谈了小说与散文的关系,当然心态是很严肃的。只要你还在写,这个时间,以及这个地球,你就肯定是一个严肃的人。我转发它的时候,我的朋友顾建平先生就在下面跟了一句:全世界的动物园,于是,书名就成了《一个人的朋友圈,全世界的动物园》,出版社喜欢这个名字。当然我不会把我的稿费分一半给他。
在2000年有过一个关于散文写作的访问,他们问我对散文的基本认识是什么?我答了“小说的碎片”,我总觉得这个回答哪里不对,但另一个问题,你对当前散文写作现状的看法是什么?我说的是“百花齐放”,这四个字就是放了20年也还是对的。
2 你曾在2000年中止写作,2015年复出写作,中间15年未曾动笔,是“写不出来”还是“不想写”?
这个问题每一次访问都要答一遍,好像快有100遍了,我不厌倦。2000年的时候,我太厌倦了,对一切厌倦,写作和生活。我写得太早又太多了,把一生都写完了,这是我当年说的话。2017年是我回归写作的第三年,我又有点厌倦了。我昨天还在跟我妈妈讲我的厌倦,厌倦和厌倦。一切好像回到20年前。她说她每天早上醒来都会觉得又有了一天,然后慢慢地活动僵硬的身体,然后起床,去买菜,做早饭,做午饭,做晚饭,到了晚上躺到床上,再想一下这一天,就睡着了。我妈妈70多岁了,我跟我妈妈就是这样的,我年轻的时候还真的记录过我跟她的对话。
“我一边吃面一边说,空虚啊,真是空虚。我妈说你这一碗面都吃进空虚里去了?”
“我写作到半夜,跟我妈说,故事是这样的。深更半夜,你一个人在大街上走,突然发现有人跟踪你,你怎么办?我妈说我关掉电脑,去睡觉。”
“我说我理想的乌托邦就是没有政府,不需要工作,但是能吃饱。我妈说,我的乌托邦就是女儿你每天晚饭后洗碗。”
“我开始写朋友圈以后又重新开始记录,我跟我妈说他们不觉得我是香港作家啊,可是我也不知道我是什么。我妈说你是一个插班生。”
“刚才跟我妈说我写得没有以前好了,可是终于可以登上我童年梦想的刊物。我妈说那是因为现在集体写得不好了。”
“今天香港发冷了。冷到我都说了冷的话。可是我的家乡有多冷呢,我妈妈讲的,人们都住在冰箱里面,到外面去,就去一个更大的冰箱。回到家乡,妈妈的手指就裂开了,她讲,连手指也会怀旧的啊。”
这些句子都收录在《一个人的朋友圈,全世界的动物园》。如果没有我的父母,我就不是我今天的样子,肯定要比现在差很多。
你会重读自己年轻时发表的作品吗?有怎样的阅读感受?
我不重读我年轻时候的作品,太多了,二三百万字,我没有时间。但是我喜欢我的20岁,我当然也喜欢我的40岁,我相信我过去未来的写作都会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