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运河重生 河畔蒲柳享生活

2017-07-17 07:52 北京晨报

来源标题:千里运河通惠始

老辈人有句俗话:“北京城是漂来的。”且不说当年那京杭大运河上从南漂来的稻米、丝绸、茶叶、水果如何丰富了京城百姓的生活,就是建设紫禁城的金砖、楠木也都是从大运河上运到京城的。沧桑变幻,斗转星移,唯有它贯穿南北,横亘古今,激荡着中华民族的勇敢和智慧,见证了两岸发生的传奇,如一首传唱不息的民族史诗。如今的运河,古时繁忙的漕运场景虽已不再,但经过近几年的清淤、修缮及保护,每天晨昏不乏在运河畔、垂柳间或漫步或锻炼的京城百姓,让古老的京杭大运河再次融入日常生活,重新焕发生机。

■记者探访

地点1:郭守敬纪念馆

1988年重建现正闭馆修缮

运河的开凿历史悠久,春秋战国以来,几乎各个朝代都有开凿运河的事儿,但真正实现大运河的全程开通则是在元代基本形成的,发挥了中国东部南北水路交通大动脉的功能和作用。

提及京杭大运河的历史则不得不说起这样一个关键性的人物——郭守敬。公元1292年,为连通京杭运河,实行全程水运,都水监郭守敬遂奉诏开挖通惠河,于翌年秋竣工。

郭守敬纪念馆现就坐落在什刹海西海的一座小岛上,爬几节石级台阶,就能看到一座红色的古典院落,这便是郭守敬纪念馆。四面环水,闹中取静。纪念馆正门牌匾上刻着“汇通祠”三个字。据资料记载,汇通祠始建于元代,郭守敬曾在那里长期主持元朝的水利、水系的建设和设计工作。如今看到的汇通祠实际是1988年按照原建筑形式重新修建的。

北京晨报记者走进纪念馆,几名工人正在对馆内建筑进行修缮。在院中的一个展馆内讲述着郭守敬生平的重要事迹,最北的一个展馆则通过图文的形式介绍着郭守敬参与过的各个水利工程。

展馆中的一个闸坝模型介绍里显示,大都治水中,郭守敬在通惠河上设置24座闸坝,用闸坝控制运河水量,确保了高落差下船只的顺利通航,实现了节水行舟,这是中国乃至世界水利史上的伟大创举。

通惠河、什刹海、京杭运河又有什么关系呢?大运河之所以通到北京城,既是北京城市发展的需要,又是因为北京具备有利的条件——积水潭和什刹海。什刹海分为前海、后海、西海,西海又称积水潭。积水潭和什刹海既是通惠河的水源,元代还曾作为京杭大运河最北侧的总漕运码头。

目前,郭守敬纪念馆因内部正在进行房屋修缮和展陈改造,暂时闭馆,开放时间尚未确定。

地点2:通惠河

木桥变石头现身穿“盔甲”

元代的积水潭功能和价值之所以得到如此巨大的提升, 关键就是通惠河的开凿。从地铁八通线八里桥站东北角出来,步行几分钟就能在路的北侧寻找到永通桥,桥下便是历史悠久的通惠河。

和古时相比,如今的永通桥少了几分喧嚣、多了几分宁静,宽敞的桥面偶有汽车、行人经过,也少有人再在此驻足或停留。

大概是出于保护的目的,永通桥两侧的石栏杆被穿上了铁质的“盔甲”,网格状的铁网将桥栏杆完全笼罩住,使得过往的人群很难和其亲近。透过铁网,一座座神态各异的石狮子已经泛黄,但却依稀能够看出它们当年的英姿。

2014年6月大运河申遗成功,永通桥就是通惠河通州段的西起点。于是,现在在永通桥头能看到两块石碑,其中一块写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运河——永通桥及石道碑”,另一块则写着“遗产区界桩”五个大字。

大运河申遗成功后,北京晨报记者曾跟随运河研究专家周良一同到永通桥探访。他曾告诉记者,永通桥是京杭大运河北端张家湾和通州进北京城的必经之路。此桥在明代以前是木板桥,后因河水湍急,常将这里原建的木桥冲毁,外加进京的车络绎不绝,木板桥经常坏,耽误运输。于是,在正统十一年,皇帝就下令将木板桥改建为石桥,桥栏杆为汉白玉材质。同时,修建后的永通桥为三孔高拱桥,中间桥孔孔高8.7米,宽6.8米,两侧桥孔不能通船,只用于排水。

据资料记载,当年,夜晚站在桥上俯瞰,三孔桥洞中各映着一轮明月,景色甚佳,为此,此景便也成为通州八景之一——“长桥映月”。

地点3:通运桥

老客运码头今日换新颜

除了积水潭,京杭大运河的另一个重要漕运码头就位于现在的通州区张家湾镇。当年辽国的粮船就是由北运河与萧太后运粮河交叉点的码头进入运粮河,然后转运至辽南京城。附近一座名为通运桥的石桥因临近漕运码头而成为当时达官显贵、商贾行旅进出北京的必经之路,也是著名的张家湾客运码头遗址。

沿着通州区内的张采路一直走,过了太玉园小区路东便有一条小小的碎石路。碎石路的两侧是一望无际的绿草地,碎石路的尽头就是通运桥和张家湾镇城墙遗址。

北京晨报记者看到,绿草间,城墙和通运桥的出入口建起了金色的围栏,围栏上镶嵌着城墙及通运桥的简介。印有“保护文物古迹 留住古镇历史 传承古镇文化”的大幅宣传海报格外醒目。一旁,两三名施工人员正继续对通运桥附近的地面进行着绿化作业。不远处的凉亭里,几位附近的居民正在此摇着蒲扇纳凉、闲谈,借着水面儿,难得有一片凉风。联想起古时这里的繁忙的运输场景,不禁让人有种游历岁月之感。

记者走近通运桥,古朴、沧桑、洁净的桥面用一块块大石拼砌而成,上面清晰可见的车辙书写出古时这里运输的繁忙;数十尊历经岁月洗礼的石狮子屹立在石栏杆上。

2014年大运河申遗成功后,北京晨报记者也曾到此探访。彼时,损毁的桥栏杆、歪斜的石碑以及动物在桥面上留下的粪便曾让随行的文物专家一度痛心哀叹。然而,时隔三年,记者的这次故地重游,通运桥在文物保护上的变化着实令人欣慰、欣喜。

据现场简介显示,通运桥始建于明万历年间,位于大运河北路要津张家湾城南门外码头,因横跨辽萧太后运粮河上,俗称“萧太后桥”。石桥为三孔联拱式,中券较高,内嵌碑记一块。石桥栏板内外浮雕莲叶形宝瓶图案,别致罕见。

此外,北京晨报记者留意到,在桥东西两侧均建有为乘客登岸所设的石质平台。据记载,早年间,南来的客船都停泊在张家湾城西南角外萧太后河的宽阔处,然后在此等待登岸。《红楼梦》中林黛玉进入贾府的原型,据说正是在此下船。张家湾萧太后河附近的曹家坟就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茔,曹雪芹本人去世后即葬于此。

北京晨报记者 曹晶瑞 文并摄

责任编辑:张静(QC0008)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