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面向当下的剧场

2017-07-11 15:34 北京晚报

在今年夏季的国家大剧院国际戏剧季中,三部来自德国的作品《恐怖袭击》、《39级台阶》、《贵妇还乡》以各自迥异的风格呈现在中国观众面前。

德国剧作家费迪南·冯·席拉赫的《恐怖袭击》自从2015年秋首演以来,已经成为近年德语国家剧院上演最多的新剧本之一。这是一出引人深思的教育剧。原学法律出身的席拉赫通过虚构的案件情节架设了一个道德悖论:为拯救慕尼黑安联球场七万观众的性命,空军上尉科赫果断击落了一架被恐怖分子劫持的载有164名乘客的民航客机。科赫究竟是一名英雄,还是一名杀人犯?该剧要求现场观众和舞台上由演员扮演的法庭成员一起来对科赫是否有罪作出裁决。

在这次来京演出的纽伦堡国家剧院的版本中,导演弗兰克·本克将舞台做了极简的抽象化处理。演员背后是六个巨大的字母:“terror”(“恐怖”——本剧的德文题目)。在舞台上展示文字、使用标语口号是布莱希特式教育剧的常见手法。本克的舞台呈现没有花哨的形式,而直接点题,希冀观众专注于文本内容;剧情的推进设置也一步步紧紧围绕主题,用扣人心弦的陈述把观众牵引进来,让观众听清不同当事人对这个案件在法律与道德方面的立场,逐步了解事件各方面的复杂情况,以便最后运用自己的理智,作出独立的判断。

在现实中,德国联邦议会于2005年曾对类似9·11的恐怖分子劫机事件进行过讨论。讨论结果认定:不得为拯救一个人的生命而牺牲另一个人的生命。在这个戏的整个排演过程中,演员和导演团队一直在对这个虚拟案例进行讨论。这种排演中的理性讨论在舞台演出中是可以为观众觉察到的:舞台上的演员不仅是在表演(其中大部分段落确是旨在产生移情效果的),而且也承担了布莱希特所谓“科学时代剧场”中叙述者的责任,期待着引导观众对情节保持理性的距离。

在我观看的这场演出中,中国观众被演员的叙述和表演深深吸引,对这部剧设置的复杂情境产生了极大兴趣,兴致勃勃地参与了投票环节,最终以100多票对90多票的微弱优势判定上尉有罪。而在德国各剧场演出的统计中,德国观众却是以微弱优势判定上尉应无罪释放。这个区别让我感到很有意思。因为创作者的本意显然是有所倾向的。导演本克让一位仪表堂堂、富于威严的老年女演员扮演检察官,而让一名其貌不扬的年轻男演员扮演衣冠不整、不拘小节的辩护律师,显然是试图给观众某些暗示。也许是习惯于捧场的中国观众大部分接受了这些暗示,而习惯于持批判态度的德国观众则偏要逆着主创的暗示作出判断,所以造成了投票结果的差异。实际上,这部剧作并没有对德国的宪政制度和人道主义法则提出更深一步的思考与质疑,没有挖掘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这是剧本的局限。如果这部戏主创能借这次中国巡演之机对另一个国家观众反应的不同作出分析和反思,再把这种反思运用到以后的排演中去,也许会让这个作品更深入一步。

《39级台阶》是悬念大师希区柯克1936年的谍战电影名篇。而纽伦堡国家剧院导演佩特拉·露易莎·迈耶则通过戏仿手法将这个悬疑电影变成了一台爆笑喜剧。舞美将舞台设计为一册折叠绘本,而四名演员一直在2D和3D空间中进行故意穿帮,制造喜剧效果。这部作品中看得出很多意大利即兴喜剧、响板喜剧、卡巴雷等欧洲传统喜剧表演形式的影响,演员的表演精彩到位。喜剧表演中,节奏非常重要,节奏上差半秒,观众就不会发笑。而在国家大剧院的剧场内,中国观众笑声不断,最后起立为演员欢呼,似乎完全没有语言、文化的障碍,这可以说是德中文化交流的一次非常成功的案例。

柏林德意志剧院的《贵妇还乡》也同样跨越了文化界线,受到了中国观众的由衷喜爱。导演巴斯蒂安·克拉夫特在当代波普文化中找到了复仇者克拉拉的对应者——Lady Gaga。他在演员的表演中穿插了大量Lady Gaga的流行歌曲,把迪伦马特这个五十多年前的剧本演绎成为一部风格化很强的卡巴雷,和今天的当代文化连接在了一起。在中国首演当天上午的导引对谈讲座中,有观众问中国人看这个戏有没有什么文化障碍。我回答说:“其实没有很多,因为今天的德国年轻人听Lady Gaga,中国年轻人也听。”另一位嘉宾冯远征老师也回答说:“只需要带着你的心来看这部作品就好。”果然,当晚的演出之后,掌声如雷。观众纷纷反映说感到这部作品离自己很近,没有那种居高临下的距离感和陌生感。

近年来,中国观众对德国剧场作品的印象在逐渐改变。从林兆华戏剧邀请展引进《大门之外》、《哈姆雷特》等典型的导演剧场剧目开始,大家一直感到德国戏不好懂,所谓“业内叫好,但不叫座”,甚至对其有了偏见。而今天,随着国家大剧院引进一系列各种风格的德国剧目(包括来自于现实材料的文献剧、观众参与程度很高的教育剧、卡巴雷风格的喜剧等),中国观众对德国戏的印象渐渐变了,感到接受起来并没有很多障碍。其实,德国戏剧构作的关键就在于关注当下,把经典文本和社会现实紧密联系起来。在文化艺术交流中,充分考虑观众的接受能力,让国外作品由专家小众的圈子走向了戏剧大众,这是国家大剧院走出的可喜一步。

责任编辑:孙梦圆(QZ0004)作者:李亦男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