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给孩子创作,教师咋搁笔了?(2)

2017-07-07 08:52 北京日报

来源标题:给孩子创作,教师咋搁笔了?

众人呼吁

给教师更多机会靠近文学

“文学创作带不来相应的回报。”人大附中通州校区副校长高超说出了众多拥有文学梦想的老师的困惑。

高超喜爱写诗,已有几十年。但他直言,写一篇论文可以评职称、可以晋级,但搞文学创作既占用了时间,还很容易被视为不务正业。所以即便是有爱好的老师,因为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已很难静下心来创作。高超、郭姜燕、汤汤因此呼吁,针对教师的学术评价体系,不应该固化在发表论文上。他们建议,如果教师创作的文学作品够水平,在够水准的刊物上发表,或者在出版社获得出版,就应该认定为学术成果。“如果能出台机制,肯定会触动一批老师来写。”高超说。

那些拥有文学梦想的老师,也表达出一个强烈愿望:想有更多靠近文学的机会。李佳玲说,目前接受文学培训、参与文学活动的机会太少。比如她很想参加鲁迅文学院的学习,但一是没有时间,二是鲁迅文学院要求报名者要有发表作品,她不具备这个条件。

不过,为了让更多的老师投身创作,北京作协已经开始行动。首届“文学托起梦想·北京市中小学教师原创文学征文活动”早在去年就已举行。北京作协驻会副主席、秘书长王升山算了一笔账,全北京有20万中小学教师,从事语文教学的有4万多人,“我们从中吸纳了60多位教师,成立了北京市教师作家协会,如果从中能成长起来10位作家,那也相当了不起。”

王升山介绍,今年,征文活动不仅继续举办,而且本月还将请作家给教师作者讲课。“我们还提出了一个口号,以创作促进老师的阅读。”他认为,要是老师搞一些文学创作,以写促读,以写代读,也有益于语文教学。

责任编辑:王漓鹂(QF0015)作者:路艳霞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