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台儿庄大捷 英烈鲜血染红大地(2)

2017-07-07 08:19 北京青年报

来源标题:台儿庄大捷 英烈鲜血染红大地

57人敢死队

战斗打响了。

1938年3月24日,日军2000多人在飞机、大炮和坦克的配合下,开始向台儿庄大举进攻,目标是台儿庄的北门。

中日双方围绕古城北门的清真寺反复争夺。清真寺的望月楼,是当时整个台儿庄的最高点,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拉锯战持续了六天七夜,坚守台儿庄北门的186团1营在城北门外与日军展开白刃战,打退日军的多次进攻,1营官兵几乎全牺牲在台儿庄北门,尸体遍布清真寺内外。

位于清真寺旁的186团指挥部,是目前古城遗址中留有弹孔最密集的一处。清真寺院内的一颗柏树也难逃战争的摧残,树干处留下了一个个弹孔。

“清真寺周围一栋完整的房子都没有,全都是烂砖破瓦。”李敬善回忆说,即使没倒的屋子也都不完整,很多地方都是扒开的机枪眼。

台儿庄的守城部队是第2集团军的31师,按照战斗部署,坚守三日便可完成任务,但没想到和日军争夺了半个月。

今年82岁的屈令婉,是31师参谋主任屈伸的二女儿,她现在还有些懊悔,父亲在世时没有了解更多的战争故事。

在她的记忆里,父亲一生最难忘的就是台儿庄大战。每次回到父亲曾经战斗的地方,看着破败的街区,子弹穿透的弹孔墙,屈令婉忍不住哽咽流泪。

在台儿庄战役中,屈伸带领部队开赴台儿庄布防,在徐州面见李宗仁接受任务并领取作战地图。战斗打响后,指挥所设置在台儿庄一河之隔的铁路桥下,就近指挥台儿庄及附近的战斗。屈伸每日进寨巡逻,随时掌握战斗进展情况。

屈令婉回忆说,父亲深知此战非同一般,出发前曾向住在武汉法租界一家医院中的母亲去了一封短信,说道:此次作战不同以往,凶多吉少,九死一生,如果我不再回来,你就带着儿女回三原老家去吧。

战斗后期,师长池峰城因劳累吐血,参谋处长屈伸临危受命,代副师长之职,负责制订司令部计划,主持部队的调遣和指挥作战事宜。

日军的炮兵阵地,在台儿庄以北的刘家湖附近,白天是大炮、飞机的轰炸,夜晚放火焚烧。整个台儿庄,无时无刻不在炮火中颤动。在炮火轰击下,台儿庄上空硝烟笼罩,城内屋塌垣断,血肉横飞,官兵相继阵亡。

在一次观察指挥炮弹着力点时,一枚炮弹皮落到屈伸脚下。他俯身捡起这块发烫的弹片,上面还有淋漓的鲜血。他递给身边的战士,沉痛地说:“这是敌人的铁,我们战士的血!”

3月31日,日军已占领台儿庄五分之四的街区。为了夺回台儿庄的西北角,屈伸征集组织了20名敢死队员,加上请愿杀敌的37人,凑成了57人的敢死队。敢死队员集体立誓,“反正不活着回来,我们的生命换得成功那最好,不成功便自杀以报国家。”

57名敢死队员分成6个小组,手持大刀、长枪从日军侧背冲入城西北敌军阵地,与日军开展白刃战,活着回来的只剩下13人,其中1人因为觉得没有完成任务在返回途中自杀了。屈伸不得不派人将幸存的队员监视起来,怕他们自杀。

“给部队留点种儿”

400年繁华的运河古城化为废墟。

一名日军士兵事后在日记里写道:“四小时下天津,六小时占济南,小小台儿庄,谁知道竟至于这样困难!其惨状实为人间地狱。”

在台儿庄战斗中幸存下来的第30师176团3营营长忤德厚事后回忆,街道里到处都是烧焦的尸体。

守城部队死伤无数。31师师长池峰城曾向指挥官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孙连仲请求,撤退到运河南岸,给部队“留点种儿”。

孙连仲也电话请示李宗仁,“我们把敌人消耗得差不多了,能否请长官答应暂时撤退到运河南岸,好让第二集团军留点种子,也是长官的大恩大德。”

这一请求遭到李宗仁的拒绝,“敌我在台儿庄已血战一周,胜负指数决定于最后五分钟。援军明日中午可到,我本人也将于明晨亲来台儿庄督战。你务必守至明天拂晓。这是我的命令,如违抗命令,当军法从事。”

孙连仲回复,“长官有此决心,我第二集团军牺牲殆尽不足惜,连仲亦以一死报国家。”

为了稳住军心,参谋长屈伸向31师官兵下令 ,如果擅自撤退,一律格杀勿论。“我同师长一道进城共赴国难,决不让官兵牺牲而我们苟活。”

战场形势逐渐扭转。一直到4月3日,战斗进入尾声,日军残部开始突围。

在尸体遍布的城池上,有幸存的官兵高声哼唱抗战歌曲:“中国的领土一寸也不能失守,亡国的条件不能接受。”

本版文/本报记者 郑林

内存

退休老教师20年搜罗日军暴行

“国破山河碎,同胞遭蹂躏,刻骨铭心的一段历史”。回忆起这段历史,台儿庄战役研究会顾问、83岁的任世淦坐在沙发上不禁一声长叹。

“我出生在这里,对日本鬼子的印象很深。我嫂子的父亲是被日军杀害的,我老伴的祖母外祖母是被日军杀害的。”全面抗战爆发80年以后,任世淦平静地陈诉着家中的遭遇。

1997年,从山东滕州官桥中学校长岗位退休后,任世淦开始实地调查日军侵华罪证。他想知道,在鲁南苏北的土地上,日军到底做了哪些抢掠、奸淫、屠杀的恶行。这些事实不是历史课本泛泛而谈的“日军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恶”。

这是一场历史文化苦旅,却一发而不可收。20年时间,任世淦骑着自行车,按照地图,几乎走遍鲁南苏北,行程约6万里,访问了大大小小1600多个村庄,从活在世上的数千位老人那里“抢救”即将消失的战争记忆,形成了百万字的调查资料。在任世淦的家中,珍藏近40本泛黄的笔记本和数千张黑白照片。

悲惨、触目惊心……任世淦屡屡提及这些词汇。在调研中,一位幸存者哭诉说,日本兵用一把斧头就砍死他一家14口人。在藤县的白沙河镇,一个清晨,日军就屠杀了83个村民,任世淦先后进村十次,反复核实。

岁月逝去,很多人已不愿意将过去的苦难重新拿出来诉说,任世淦只能不断地做思想工作。临沂一个村庄的一位男性告诉他,自己的奶奶就是被日军侮辱后杀害的。

任世淦说,在他访问的这些见证者老人中,约99%的老人已经不在了。“唯一庆幸的是,这些老人在若干年前,活着的时候,我到了他们的面前,记下他们想说的话,把他们的这份记忆留了下来。”

这两年,年岁渐大,体力不允许任世淦再频繁出去调研,他开始整理资料,百万字的资料分成了逃亡卷、屠杀卷、性暴力卷、烧光卷、掠夺卷、奴役卷、死鬼子卷。

工整的繁体楷书,一笔一画将散落的历史记录在册。“我希望借此安慰为我们这个民族牺牲的无数烈士的英灵。”说到这里,任世淦难掩激动。

责任编辑:王漓鹂(QF0015)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