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宁肯:我另一双眼睛睁开了(2)

2017-06-27 15:44 北京日报

来源标题:宁肯:我另一双眼睛睁开了

这两年像又上了一次大学

“2015年那一年,我突然想改变自己。一个人在某种尽头待的时间久了,就想在另一种尽头解脱。”

宁肯和中关村的相遇很偶然,但他也注定会和它相遇。

他是个地地道道的北京人,在北京胡同里长大。2015年,他有个模糊的想法,写一部北京题材的小说,为此想深入了解中关村。一次他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韩敬群说,有个资助项目是写中关村的,之前约了一位国内报告文学圣手写,但后者要价实在太高。听到此处,宁肯半开玩笑说,“我给您写吧。”韩敬群愣了一下,很快说,“您写肯定能写好。”

上世纪90年代初,宁肯曾经离开文学,由一个诗人变成了广告人。跳出文学,从外部看文学,让他获益匪浅。他说,两年前自己再次走出文学,像又上一次大学。“快20年了,我一直浸润在文学里,浸润得太深了。我需要另外一种东西,一种类似岩石的东西。”

宁肯开始阅读有关中关村的书籍,读黛博拉·佩里·皮肖内的《这里改变世界》,读凌志军的《中国的新革命 1980—2006年,从中关村到中国社会》,读吴晓波的《激荡三十年》。“对于长年阅读现代主义小说的我来说,这些书原先从来不会出现在我的书单上。但当我交叉读这些文学之外的书,当我进入一个新的世界,如硅谷世界,它们又让我再次找回了文学之外的感觉。”最终,资料准备、采访用时一年半,写作用了半年。

盘点首次非虚构写作之旅,宁肯相信对他未来的写作,会有巨大影响,“它给我带来人生不同的界面,也会带来更结实的写作。”他说,自己会再次回到小说上来,也希望再有一种不一样的回来。

和那些充满活力的科学家、企业家对话之后,宁肯的文学反思不断在迸发,“没有比文学更保守的了,但现在又面临一个创新的时代,文学也需要现实创新。”此时,他的眼睛里闪动着耀眼的光芒,似乎看见了自己未来写作的曙光。

责任编辑:王漓鹂(QF0015)作者:路艳霞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