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得到名师点拨从来都是求之不得的事情,前晚刚举办独唱会的弗莱明,昨天“变身”教师在大剧院为中国声乐学生上起了大师课,现场光是中央音乐学院和中国音乐学院的声乐“名师”就来了一大帮,加上学声乐的学生、热爱歌剧艺术的观众,艺术资料中心被塞得满满当当,大家都想看看歌剧女王的“点金术”。
第一位上课的是个女高音,她唱的是多尼采第歌剧《唐·帕斯夸莱》的咏叹调“姑娘的秋波”,一曲唱完,弗莱明就发现了问题,这位女孩因为过于紧张而用力过度,弗莱明让她试着先放松腹腔,又给她一块润喉糖放在舌头上练习发声……真奇妙,女孩的声音很快就有了清晰的变化。第二位还是一位女高音,她演唱的是《波西米亚人》中咪咪的咏叹调“人们叫我咪咪”,看到女孩唱得太紧张,弗莱明找来两根吸管,一边做着示范一边教女孩如何通过吸管练习发声来放松脖子的肌肉。弗莱明发现中国学生的意大利语咬字过于靠后,没有了口腔鼻音的共鸣,于是又拿出铅笔要女孩咬着铅笔做发声练习,几次下来就找到了准确的发声点。
第三位男高音演唱的是威尔第歌剧《弄臣》中公爵的咏叹调“谁抢走了我的爱人”,弗莱明问他是听了哪个名家的唱才这样唱的,小伙子说是贝尔冈齐,弗莱明笑着说:你现在的唱法是我这个年纪的人的声音,要学贝尔冈齐18岁的声音!她让小伙子坐在自己身边,“就像在酒吧一样,你想着自己最喜欢的流行歌手,张嘴就来,他的歌那样唱……”几次下来,还是不得要领,弗莱明赶紧换招儿,“干脆躺下唱,这个总能放松了吧……”还真不容易,调整了几次之后,小伙子终于发出了优雅而又柔和的声音,“太棒了!这声音才对了!”
在大师课结束前,弗莱明告诉学生应该从莫扎特、亨德尔这些更古典的作品开始训练,而威尔第、普契尼这样的意大利歌剧一般来讲都应该是40岁左右才去演唱。没有打好扎实的古典基础,急功近利是走不远的。
北京晨报首席记者 李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