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文联举办“儿童文学创作的社会价值与文化责任”专题研讨会。千龙网记者张静摄
千龙网北京6月21日讯(记者张静)6月20日,北京市文联举办“儿童文学创作的社会价值与文化责任”专题研讨会。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儿童文学委员会主任高洪波特意为此次研讨会发来贺词。高洪波在贺词中说到:“儿童是民族的未来,文学是人类的灯塔,儿童文学从社会学和人类学的意义上都不可小觑,既是个体生命的精神升华,也是整个人类的进步阶梯;对文学阵营而言,儿童文学更是日益重要和强大的写作力量。”
此次研讨会由北京市文联主办,文联研究部、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和东方少年杂志社共同承办。这次研讨会希望能为儿童文学理论评论与创作搭建交流对话平台,邀请诸多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和出版人齐聚一堂,共同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儿童文学创作取得的经验,凝聚当代儿童文学创作担当文化责任的共识,促进儿童文学理论评论与创作的同步发展,推动产生更多儿童文学精品力作。
与会专家就当代儿童文学创作如何吸收优秀文化资源、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等问题发表了意见;针对当前儿童文学发展现状,围绕如何提高儿童文学创作的艺术水准、产生更多本土原创精品进行了对话交流;围绕如何促进儿童文学各类题材、体裁的发展展开了讨论;同时,就构建当前儿童文学出版市场的良性生态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儿童文学作家王小民在研讨会上说:“现在儿童文学都变成了穿越、玄幻、妖怪、精灵,没有人关注现实。我要想找一篇关注现实的校园小说,却发现并不多。校园也是社会,别提老师跟老师之间、老师跟领导之间,跟社会没有什么区别,只是表现形式不一样,我们要告诉孩子们现实无论是外部社会还是内部社会其实都有很残酷的一面,我们怎么面对,作家应该有责任做这件事。”
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原副主任樊发稼表示,儿童文学是哺育儿童成长的精神食粮,它关系着少年儿童的精神生活与心灵健康,参与着未来民族性格的塑造;儿童文学是一项属于未来的事业,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当下儿童文学创作应把握时代性,研究当代儿童的接受特点,更新创作观念,创新写作机制;儿童文学创作应呵护儿童心灵健康,丰富儿童的精神生活,充分发挥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的作用,担当起培养未来新人的社会责任;儿童文学出版不应只追求商业价值,更要注重文化价值和社会效益;要加强儿童文学的理论建设,进一步增强儿童文学理论与创作的良性互动。
此次研讨会是北京市文联“2017北京文艺评论热点现象研究”系列研讨活动的第三场。今年,市文联将陆续举办涉及影视、文学、戏剧、书法、美术、音乐、舞蹈等12个艺术门类的系列研讨活动,以此推动文艺评论对重点文艺作品、文艺思潮、文艺现象积极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