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中国电影产业是个三高产业

2017-06-20 08:07 北京晨报

来源标题:俞永福表示不认同电影公司试图做“全产业链”的趋势

2014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时为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博纳影业的老板于冬曾经预言:互联网公司正跑步进入影视界,未来,电影公司、电视剧公司都将为“BAT”(百度、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公司打工。3年之后,博纳影业已经完成私有化,从纳斯达克退市,而“BAT”也并没有统治中国的影视行业。“BAT”中的“A”——阿里影业更是宣布转向,未来将把重心从电影的内容制作转为为电影行业提供服务。

定位 做更擅长的电影产业新基础设施

减少内容制作的数量,不成为上游内容制作方的竞争者,而是做更擅长的电影产业新基础设施、做电影产业的服务者。这是在中国电影进入由热转理的关键时期之后,俞永福为自带互联网基因的阿里影业制定的方向。

俞永福眼中,中国电影产业是一个典型的三高产业:资金和人才都高度密集,同时风险也极高。不少行业人士把投资电影比作进入一场赌局。今年以来,很多专业电影人都指出,在银幕数激增、互联网补贴等一系列外部红利衰竭的情况下,中国电影产业亟须寻求新的发展突破口。“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需要加快电影产业新基础设施的建设。”在俞永福看来,电影产业是感性和理性的结合,既需要创意故事、独特表达、个性化电影人这些感性元素,也需要高效的用户触达、内容制作和商业变现的理性建设,相对应的就是用户触达、商业化以及内容产业化三个层面的新基础设施建设。

“我经常和同事说,其实我们不应该叫阿里影业公司,而是应该叫阿里影业基础设施公司。”俞永福表示,阿里影业以科技生产力、数据能力和生态实力打造电影产业新基础设施,为电影产业从业者赋能,目的也是希望电影从业者可以把更多精力投入电影内容创作本身,专心创作好电影。“之所以要做电影产业新基础设施,这跟阿里做平台的天生基因有关系。平台其实就是煤水电,做互联网平台就是做互联网煤水电。而且基础设施是给别人用的不是给自己用的,基础设施给你自己用太奢侈了,为自己家喝个水要修一个自来水公司?这太奢侈了,那不对。”而新基础设施的“新”,是和电影行业传统的基础设施如电影院等比较而言的,更偏重于科技、数字平台。

被问起为什么阿里影业要从内容制作转向电影产业新基础设施?俞永福告诉记者,这其实就是做自己擅长的事。“我觉得现在的中国电影产业最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每个人、每个公司什么都想干。这很奇怪,电影产业是一个很大的产业,但并不是利润很高的产业。大家野心勃勃地每件事都要自己干,牛。”针对现在几乎所有的电影公司都在试图做“全产业链”的趋势,俞永福并不认同。“我认为在科技、数字平台这方面,不管多少人去干,如果不是我们赢了,那我觉得阿里全体团队都可以下课了。因为这本来就是我们的基因和我们最擅长的,这么强都输给别人了那是开玩笑。反过来,我们要明确地知道自己不行的是什么,不行的我就尊重能行的人,支持他们去做,我自己就不干了。”

俞永福金句

合拍片

我脑子里面电影只有两种。一种叫做本地电影,一种叫全球电影。只有好莱坞的叫全球电影,其他的全是本地电影,不管是中国电影、日本电影、韩国电影、印度电影全是本地电影。

现在热闹的跨国合拍,到底拍的是全球电影还是本地电影?如果老外做的是比萨,中国师傅做的是馅饼,我们让两个师傅合制一个比萨馅饼,我认为只能更难吃。

要不然你就立志做一个全球电影,要不然你立志做一个本地电影,千万别什么都不像。要吃中餐肯定中国最正宗,在美国吃的中餐肯定不如在中国吃的正宗,一个道理。

海外收购

有人问要不要把美国的几大电影公司都给买了,我觉得很多人没想明白这个事。你给一个美国公司当老板去耍酷吗?我已经过了耍酷的年纪了,我没必要为了这个事耍酷。

买买买的核心问题是我们到底准备好要成为一家全球领先的影业公司了吗?如果是那就用这个作为终极目标考虑经营管理手段。阿里影业今天不具备成为一家全球电影公司的条件,反过来看,阿里影业会成为连接中美电影产业的通道。

实业心态

我觉得电影行业里有两类人,一类准备在这个行业干十年,我觉得这是做实业的;另一类打算两三年就不玩了,我觉得这是玩票的。从资本角度来说,前者叫做价值投资,后者叫做炒期货和炒楼花。不知道期货执行完了公司能留下什么,我觉得没有价值。

科技基因

未来电影制作环节里,技术越来越重要,我觉得这是科技公司有利的地方。我们连操作系统都能做强,做这方面是有机会的。从技术的角度来讲,阿里每年的双十一其实都是一次技术的考验,那是一个全球性大规模金融交易行为,技术难度没有比这样的业务更高的了。因为有钱的地方就有贼,有钱的地方每一笔钱对不上了都有人跟你玩命,所以每一笔账都能够对齐了是一件高难度的事情。

北京晨报上海特派记者 杨莲洁

责任编辑:张静(QC0008)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