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别想和脂肪说再见

2017-06-16 08:59 北京青年报

来源标题:别想和脂肪说再见

新书快评

如果你不刻意去想,或许注意不到,脂肪是无所不在的。

抓一把肥沃的泥土,手心里仿佛能攥出油来;吃下一块肥肉,后脑会升腾起莫名的恶心感;厌食症患者赋予脂肪最多的想象,仿佛它与自我在争夺身体的空间,肥胖人群则会觉得自己的一部分从身体的边界溢出了;艺术家赋予脂肪温暖的人性;而在科学家看来,脂肪则蕴含了人体最多的秘密……至于普通人眼里的脂肪究竟为何,现代传媒早已替人们做了总结——抛弃它,也许你会变得更好。

我们真的能抛弃脂肪吗?如果我们能抛弃身体的弹性,抛弃脏器的保护层,抛弃脂肪干细胞可能转化成身体任何一部分的基因奥秘……然而现实中,总有一部分脂肪是我们无法卸掉的负担,是与我们一生永不分离的一部分。读过《脂肪——文化与物质性》,我们就能看清这一结论。

在西方文明中,从古希腊开始,脂肪因其油性、柔性和钝觉性,被赋予了各种符号学意义,至今还在微妙地影响着世界。现今的西方世界,脂肪,尤其是身上的肥肉被认为是“无用的、多余的和可抛弃的”,而超重人群则被认为“懒惰、缺乏自制力并且贪婪无度”。这种刻板观念使得肥胖人群随时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险,尤其是肥胖女性,不仅在公众场合会感觉不自在,甚至去商场买件衣服,都要走到最角落的货架才能找到合适的尺码。来自群体和自我的负面评价,导致肥胖人群在很多社交情境下都处于不利的位置。而时刻以舆论领袖自居的公众人物,更会变本加厉地利用肥胖——准确地说是减肥这种行为,通过大众传媒吸引眼球。著名的欧普拉“减肥Show”就是一例,她公开展示了自己的减肥成果,然而私下里,她的体重则一直上上下下,以至于在后来的一次采访中,欧普拉坦承那次“减肥Show”是她媒体生涯的“一次污点”。所谓健康产业奋力将脂肪妖魔化,越发促使肥胖恐惧深入社会的每个角落,渗透到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正因如此,厌食症近年来愈演愈烈。为什么大部分厌食症患者会抗拒治疗?状况严重到有生命危险都不能进食?书中认为,这种病症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与现实世界的缓冲,而脂肪则意味着对现状的妥协。

脂肪的矛盾性也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作为一种食物的肥肉,在味觉上提供了非凡的体验。那种“坚果一样的味道”仿佛能触动人的神经,唤起我们对从前某一段美好时光的回忆。将脂肪带出日常生活,变成艺术创作的原料,除了约瑟夫·博伊斯很难再找出更多的人,他的“脂肪椅子”惊世骇俗。博伊斯对于从艺术的角度表达物质的转化十分着迷,而脂肪自身所具有的不确定性可以充分地阐释他的艺术观点。

科学前沿也有脂肪的踪迹。火热的整容潮流中,人们通过移植自身的脂肪就能获得一个自然完美的胸部。而脂肪移植、脂肪干细胞再造,则有可能在未来帮助人类解决很多难以攻克的医学难题。把“没用”的脂肪变成“有用”的脂肪,这种“模棱两可”的观点正是来自于本身就“模棱两可”的脂肪。

《脂肪》一书的作者们从人类学、符号学、美学、社会学、心理学和传媒学等多个角度,展示和解读了西方文明中人们对于脂肪的众多看法。或许它不能算是一本简明好懂的科普读物,但诸位作者对于自身文化的反省与剖析值得赞赏,很多问题的切入角度也让人颇受启发。应该庆幸的是,作为东方文明一份子的中国,对于气质的定义更趋近内心而不是外在,对于肥胖也曾经并没有那么多负面意味的指代——弥勒佛就是一个大胖子,看到他人们就明白什么是心宽体胖,知足常乐。但不可忽视的是,随着两种文明的不断碰撞,肥胖恐惧在现今的中国也愈演愈烈,最近几年我国青少年中厌食症患者的数量也正在增加。

责任编辑:王漓鹂(QF0015)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