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晨报讯(记者 张硕)近日,首届中国城市公共艺术展在今日美术馆2号馆开幕,展览呈现了艺术家创作的公共艺术作品,配合已有的城市雕塑建设模型,不但刷新了人们对于常规公共艺术的理解,也为未来的城市公共艺术做出了最佳示范。
展览学术主持与总策划、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主席吴为山认为,城市公共艺术在无形中成为人们出行观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同时连接着城市的历史文脉与未来发展的方向。“城市公共艺术一方面要打开城市与艺术的开放性、延展性、趣味性,另一方面则要有清醒而深刻的历史意识,连接日常生活与崇高理念,将思想与生活不断向前推进。”艺术家阚旻的《彩虹梯》、蔡志贤的《潮流述语之二》、黄玉龙的《天地》《回去》等六十余件作品参展。其中,《彩虹梯》中,“彩虹梯”就是艺术家心中给自己建造的特别建筑,企图借助彩虹找到更有安全感的地方,却永远无法抵达彩虹末端的安宁。而傅榆翔的《飞过远方的鹰与青狮白象的片段》来源于清代“青狮白象锁大江”的传说,居民修建“青狮”、“白象”,锁住重庆的安康,该作品将传统的动物文化图腾进行重新建构,运用数字时代的视觉语言,连动对城市的形象化热点记忆。展览将持续至6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