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张爱玲的“粘粘转”

2017-06-02 07:46 北京青年报

来源标题:张爱玲的“粘粘转”

樱桃是一年新果之启,青麦是一年新谷之始,樱桃和青麦,有希望这一年丰收之意。

张爱玲在散文《谈吃与画饼充饥》中不无感情地写她姑姑有一次说起从前吃过的“粘粘转”,是田上来人带来的青色麦粒,还没熟。青麦粒下在一锅滚水里,满锅的小绿点子团团急转,猜想因此叫“粘粘转”,或“拈拈转”、“年年转”。姑姑说“粘粘转”吃起来有一股清香,但已有多年没吃到了。

对张爱玲和她姑姑记忆里的食物,读者大可不必抱很浓烈的兴趣。比如她有一回听见街头有苏北人叫卖“炒炉饼”,以为是什么好吃的呢,她姑姑还“幽幽地”说现在好些人都吃,很向往的样子。等吃了发现是用一把干草烘熟的草炉饼,干敷敷的并不好吃。我读汪曾祺比读张爱玲早许多,她文章中“炒炉饼”三个字一出,我就知道是那抠门的八千岁吃的下午点心草炉饼,那能好吃到哪里去,是以带了好笑的意味在读。等看到“粘粘转”时,便也没觉得馋。

后来在《乡言解颐》中读到一段文字:“圃:吾乡之园,向多春种麦、秋种菜,今则种麦者少,种蒜者多,为其利厚于麦也。春日农谚云:雅麦种亩半,熟了好吃碾碾转。”这个雅麦因为利薄,种得就少,只种了一亩半,种它就为了吃“碾碾转”。对“碾碾转”一物,书里也有解释:“来牟之外,乡人有所谓雅麦者,先半月熟,专为作碾转之用。取其粒之将熟含浆者,微炒,入磨下,条寸许,以肉丝、王瓜、莴苣拌食之,别有风味。其时邻里相馈答,亦有专送麦粒者,为食新也。”作者李光庭,在道光年间任过内阁中书。

一样事物初听陌生,但入耳之后,在一段时间里会重复听到。自从看到碾转,就老在书上看到碾转。有一回无事拿本《醒世姻缘传》翻,因是以前看过的,就有一眼没一眼地扫,一大篇文字扫过去,忽然就有一个熟悉的词跳了出来:“沈裁的婆子拿了一盒樱桃,半盒子碾转,半盒子豌豆,来看晁夫人。”那碾转不就是《乡言解颐》里提到过的?樱桃上市的时候,是春末夏初,也就是张爱玲说的乡下的亲戚送来没成熟的青麦粒的时节。合上书一想,心里哎呀一声,顿时明白张爱玲姑姑说的不是“粘粘转”,而是李光庭说的“雅麦种亩半,熟了好吃碾碾转”的碾转,原来在这里遇上了。

李光庭还写过一首诗描写乡间碾转上市时的情景:

磨中麦屑自成条,麦兮磨兮俱可贺。

堆盘连展诗人羡,村妪争夸碾碾转。

小满开花芒种餐,胯斗提篮遗亲串。

节物食新忆故乡,春来时未接青黄。

昨年友馈今犹在,蒸熟依然饼饵香。

第一联说碾转是用石磨磨出来的,呈条状;第二联说这个村妪夸赞的碾碾转曾经有诗人也馋过呢,“堆盘连展”出自陆游的《邻曲》诗:“汇酒聚邻曲,偶来非宿期。试盘堆连展,青桑长嫩枝。”在连展下他有注释:“淮人名麦饵”,下一句青桑嫩枝,可知吃连展是春末,小满开花芒种餐,连时节都对得上了。

陆游那时候叫连展,此名称一直延续到五百年后,清初山东名士王士祯在《池北偶谈》中有写:“今山东烧新麦作条食之,谓之连展,连读如辇。”五百年过去了,口音一点没变故。

责任编辑:王漓鹂(QF0015)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