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古诗词里的儿童游戏

2017-05-31 14:50 北京晚报

来源标题:古诗词里的儿童游戏

对每个人来说,天真无邪的儿童时代都是美好的回忆。古代虽然没有如今种类繁多的玩具,但那时候儿童玩的游戏是置身于大自然,亲近山川河流,童年趣事最多的是垂钓、牧牛、放风筝、捕知了等。

在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让我们从浩瀚的古诗词里,去寻找古代儿童所喜欢的游戏活动吧。

斗草和采白莲

古时,在端午节前后,有一种特别流行的游戏:斗草。斗草最早见于文献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唐朝后渐渐成为妇女和孩童所喜爱的游戏。梁朝人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上有“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的记载。唐朝时斗草之戏最盛,据记载,唐中宗时安乐公主在端午节斗百草,为了使自己所采的花草种类繁多,她派人快马加鞭去远处摘取。为了保证独此一份,她还命令在摘取后,把其余的花草都剪掉。

从宋朝开始,平日里也经常有斗草游戏。到了清代,斗草游戏仍然盛行,不过在诗文的记载中,斗草游戏仅以女性为限了。《红楼梦》第六十二回中记载,“宝玉生日那天,众姐妹们忙忙碌碌安席饮酒作诗。各屋的丫头也随主子取乐,薛蟠的妾香菱和几个丫头各采了些花草,斗草取乐。”

除了斗草,在一些诗文中,还有采白莲的游戏。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池上》诗,勾画了一幅儿童采莲图:“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大和九年(835年),时任太子少傅分司东都洛阳的白居易,一日游于池边,见山僧下棋、小娃撑船而作此诗。在莲花盛开的夏日里,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划着一条小船,偷偷地去池塘中采摘白莲花。他兴高采烈地划着满载“战利品”的小船而归,却不知道掩盖自己“偷窃”的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小孩子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跃然纸上。

在古代,农耕生活是当时的主要形态,因此,孩童牧牛是生活中的常见场景之一,对孩童来说,牧牛也是一项游戏。唐代诗人崔道融的《牧竖》诗将一个放牛儿童演绎得活灵活现:“牧竖持蓑笠,逢人气傲然。卧牛吹短笛,耕却傍溪田。”

崔道融,唐末诗人,出生于江陵,人称江陵才子。其诗作流传的不多,风格或清新,或凝重,比较多样。《牧竖》一诗流传较广。

诗人在外出游览途中,见到一个牧童身穿蓑衣,头戴斗笠,横坐在牛背上,悠然自得地吹着短笛,碰见行人更是显得非常神气。牛耕田时,他却在溪边的田头玩耍。诗人将牧牛儿童描写得调皮可爱、可亲,情趣盎然。

唐代诗人李涉也有一首《牧童词》:“朝牧牛,牧牛下江曲。夜牧牛,牧牛度村谷。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 描写了一个披着蓑衣,在绵细春雨中放牛的儿童。他躺在绿草地上,折支芦管吹着小曲,其憨态可掬的神情呼之欲出。牧童腰间插满蓬蒿做成的短箭,昂首挺胸,将一个小小的豪侠剑客的英姿描绘得栩栩如生,着实令人喜爱。

垂钓

胡令能,唐代诗人,隐居圃田。传说诗人梦人剖其腹,以一卷书内之,遂能吟咏。他的诗语言浅显而构思精巧,生活情趣很浓。

他在隐居莆田时,闲来无事,前往农村访友。路过一条小河边时,他看到一个小孩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正在聚精会神地钓鱼。胡令能忘记了朋友的住处,遂上前问路。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小儿害怕应答惊跑了正在上钩的鱼儿,招手而不回答。待胡令能走近跟前,才附在其耳朵边告诉了路线。

胡令能被这个专心致志于钓鱼的蓬头稚子所感染,写下了一首诗《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白居易有一首《观游鱼》诗也写了一个另样的钓鱼儿童:“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诗人空闲之时,围着水池看着水里的鱼自由地游动,正好遇到小童摆弄钓鱼船。诗人有感而发,爱鱼之心人各有异,我爱鱼给鱼喂食,盼他长大;你却垂钩钓鱼,为图己乐。

捉蝴蝶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这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的诗句。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诗人,官至秘书监,一生力主抗金,收复失地。他正直敢言,却累遭贬抑,晚年闲居乡里长达15年之久。他不以士大夫自居,一生热爱农村,体恤农民,也写了不少反映农民生活的诗篇。

有一次,杨万里住宿在浙江省德清县新市镇的徐家客店里,门外的篱笆稀稀落落,一条小路通向远方,路旁树枝上的桃花、李子花已经飘落了,但树叶还没有长得很茂密,不远处的一片田野里盛开着黄色的油菜花。恬淡自然,宁静清新的田野风光令人向往。儿童们张开双手扑扑打打,两脚跌跌撞撞追逐着蝴蝶,欢快兴奋、天真活泼。小小的蝴蝶飞入这黄色的海洋里,儿童们东张西望,四处搜寻,可是已分不清哪是蝴蝶,哪是黄花,再也找不到蝴蝶了。诗里表现出儿童的焦急、失望以及那种天真和稚气。

学种瓜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宋代诗人范成大的《夏日田园杂兴·其七》一诗描写了儿童学种瓜的天真情趣。

范成大,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其诗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反映农村生活的代表作是《四时田园杂兴》,共记60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这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初夏,水稻田里的杂草长满了,白天人们下田去除草。妇女们干农活劳累了一天,晚上也不能闲着,还要搓麻线,再织成布。年轻的儿女们各司其事,各管一行。而那些孙子辈的儿童们不会耕种也不会织布,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在茂盛成荫的桑树底下学种瓜。

捕蝉

袁枚,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别号随园老人,时称随园先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曾任江宁知县。袁枚是个重视生活情趣的人,他曾经说过 “诗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他的《所见》诗就刻画了一个活泼、自在和天真无邪的牧童捕蝉的情景。

袁枚有一次外出旅行,在路上看见一个牧童骑在黄牛背上,悠闲自在、无忧无虑,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之中,心中非常欢乐,不禁引吭高歌,嘹亮的歌声在郁郁葱葱的树林中回荡。突然,传来一阵清脆的蝉鸣声,甚至压过了他的歌声,他心里一阵狂喜,想捕捉树上鸣蝉,他机警的立即停止唱歌,屏住呼吸,跳下牛背,蹑手蹑脚的慢慢靠近大树,两眼一眨不眨地望着鸣蝉,突然快速出手,抓住那只忘乎所以,只顾鸣叫的蝉。

袁枚被小牧童充满童趣的生活和捕蝉的专注神态所感化,写下了“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的诗句。全诗纯用白描手法,紧紧抓住小牧童一刹那间的表现,逼真地写出小牧童非常机灵的特点,让人倍觉小牧童的纯真可爱。

放风筝

高鼎,字象一、拙吾,浙江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是清代后期诗人。他晚年归隐于上饶地区的农村。宁静的早春二月,看到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在欢快地歌唱。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轻轻地抚摸着堤岸。一群活泼的孩子们放学早归,趁着刮起的东风,放起了风筝。孩子们欢声笑语,兴致勃勃地玩耍,使春天更加生机勃勃,富有朝气,充满了希望。此情此景,诗人按捺不住兴奋地心情,写下了一首《村居》诗:“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孔子六十四代孙,清初诗人孔尚任也有一首《风筝》诗:“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几个儿童兴致勃勃,结伴去野外放风筝,却等不到足够的春风,吵吵嚷嚷地骂老天不公平,我放风筝你却不给力。一个“骂”字,体现了儿童对放风筝的钟爱,表现了儿童的稚气可爱。

责任编辑:纪敬(QC0003)作者:金廷标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