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鎏金铜蚕”见证古丝路开拓历程

2017-05-25 08:45 文汇报

来源标题:“鎏金铜蚕”见证古丝路开拓历程

近日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的“鎏金铜蚕”受到关注。这一见证2000多年前先辈开辟丝绸之路历史的国宝级文物日前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东展厅展出。

“鎏金铜蚕”1984年出土于陕西省石泉县,是汉代养蚕缫丝业兴盛的代表性文物。“鎏金铜蚕”通长5.6厘米,胸围1.9厘米,胸高1.8厘米,全身首尾共计9个腹节,胸脚、腹脚、尾脚均完整,体态为仰头或吐丝状,制作精致,造型逼真,专家鉴定为汉代“鎏金铜蚕”。“鎏金铜蚕”的出土,将陕西石泉县这一养蚕圣地的养蚕历史推前到汉代。

这种“鎏金铜蚕”是迄今国内首次发现,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它可谓是丝绸之路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纽带作用的标志,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养蚕缫丝技术和丝织品贸易在汉代中西贸易交流中的重要地位。

据陕西历史博物馆介绍,中国历史典籍中很早就有关于“金蚕”的记载,但典籍中提到的“金蚕”究竟是什么样子一直没有实证,直到这只汉代“鎏金铜蚕”的出土,才算有了实物佐证。以蚕入葬的传统,最早记载于甲骨文中,以及商周遗址屡屡发现的精工细琢的玉蚕,证明了商周时期对蚕神祭祀礼仪已经相当隆重。汉代开始出现的“金蚕”只是以一种新出现的金属材料延续着这一古老信仰。

责任编辑:王漓鹂(QF0015)作者:韩宏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