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古迹“突围”展露身姿 通州百年老街拆违复旧貌

2017-05-24 08:24 北京日报

来源标题:古迹“突围”展露身姿 通州百年老街拆违复旧貌

本报讯(记者 朱松梅)推倒违建,一座清代祠堂完整展现在眼前。记者昨日(23日)从通州区获悉,短短23天,拥有百年历史的南大街两侧,131处违建全部拆除,昔日杂乱无章的街巷焕然一新。

蓝砖灰瓦,白墙飞檐,通州南大街65号是一座清代祠堂。庭院中央种一棵黑枣树,要两人才能合抱,巨大的树冠笼罩住小院,清凉安静。

“祠堂是清朝一位王爷家的。”马建芬住在祠堂边。她对记者回忆说,二十多年前,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花费不少周折寻到这里,拄着拐杖,在院里伫立良久。“老太太说,这祠堂是她同学家的。同学的爷爷是位王爷,对小孩子们特别好。”

过去三十年,古朴优美的祠堂始终“养在深闺”,少有人知。倒不是因为位置偏僻,而是被两家违规搭建的菜店挡住了真容。十几天前,随着南大街启动拆违,祠堂这才重见天日。

祠堂外墙上,尚余两扇不大的违建残墙。“为什么不彻底拆掉呢?”记者问道。

“它们连着祠堂外墙,硬拆可不行。”中仓街道办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他们将组织专业的文保队伍,对残余违建和祠堂外墙进行分离、拆除和保护。

不只是65号的清代祠堂,在南大街两侧的胡同区,具有文保价值的古迹共72处。随着违建被拆除,南大街正日渐恢复胡同旧貌,找回通州老城的记忆。

南大街全长800米,通州城里无人不知。两侧十八条胡同始建于元代,至今仍居住着数千户居民。由于胡同肌理保存完整,1963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野火春风斗古城》,主取景地正是此处。

上世纪80年代初,经商之风吹到通州。从那时起,大街两侧开始搭设违建。主干道变成了小市场,原本20米宽的道路挤得只剩五六米,别有韵味的胡同、老宅也被挡住了真容。

鳞次栉比的小铺子,给南大街的居民添了不少麻烦。就拿卫生来说,商户随手乱泼废水,塑料袋到处乱扔。20多名居民报名做志愿者,自发维护南大街的卫生,即便如此,这条百年老街还是脏乱不堪。

商户众多、街道狭窄,一提南大街,司机准得绕行。“我们都开玩笑说,拿到驾照之后,得先去南大街开一圈儿。没剐没蹭,那才能叫好司机。”居民马凤英告诉记者,更为严重的是,违建侵占南大街的三十年间,急救车、消防车无法驶入该区域。要送医急救,都得街坊邻居一块儿帮着往外扛。

4月底,南大街正式启动拆违。党员干部包人包户,讲情说理,短短23天,131处、3000平方米违建全部销声匿迹。

放眼望去,原本拥堵、杂乱的南大街,如今变得敞亮通透,被私人占据的空间重归居民。下一步,中仓街道办、通州史志办还将继续挖掘古街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文化街区,保护通州文脉。

责任编辑:张静(QC0008)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