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案终有解 物账碑留名
继1987年法门寺地宫发现秘色瓷之后,近两年考古工作者对上林湖后司岙窑址的考古发掘,不仅是秘色瓷的又一次重大发现,而且明确了秘色瓷的最主要产地,进一步揭开了长期以来有关秘色瓷的神秘面纱。
此次展览中,法门寺唐代塔基地宫出土的秘色瓷八棱净瓶、秘色瓷葵口碗以及秘色瓷葵口盘同时来到了斋宫展厅。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两件秘色瓷八棱净瓶,与此同台展出,彰显出秘色瓷独特的魅力。
据浙江文物局的专家介绍,1987年,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唐代塔基地宫出土了13件越窑青瓷,同时出土的物账碑明确表明这种越窑青瓷就是大名鼎鼎的“秘色瓷”,千古之谜终于有了答案。地宫还出土一件越窑青釉八棱净瓶,与衣物账碑记载的13件秘色瓷特征一致,因此,也被认为是秘色瓷。由此,秘色瓷有了可资参考的标准器。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秘色瓷标准器确立之后,与之相同的青瓷得以认定为秘色瓷。从考古发现来看,出土秘色瓷的遗址均等级较高,如五代吴越国钱氏家族墓葬、宋太宗元德李后陵、北宋周王赵祐墓、辽陈国公主墓、辽圣宗贵妃墓等,都是皇室或王室成员墓葬。这显示出秘色瓷是跨越民族和族群使用的瓷器,也证明了秘色瓷进贡宫廷的“贡瓷”性质。
窑藏风尘久 一朝见太平
长期以来,秘色瓷器的产地,只能锁定在浙江慈溪上林湖区域。但上林湖区域窑址众多,究竟哪一处窑场才是秘色瓷的真正产地?
2015年至2017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浙江省慈溪市桥头镇上林湖中部的后司岙窑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了丰富的秘色瓷器。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秘色瓷基本上都可以在该窑址中找出相同的器物。由此证明,后司岙窑址正是秘色瓷的产地之一。
因其成果意义重大,后司岙窑址被评为201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今年正值法门寺地宫发现30周年。与此同时,秘色瓷产地——后司岙窑址的确立是中国陶瓷史上的重大发现。“秘色重光”展览,正是对这两大重要学术事件的纪念和总结。据悉,本次展览展期至7月2日,展出地点为故宫博物院斋宫展厅。观众可凭故宫博物院门票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