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挖掘乡贤与家训需适应新时代

2017-05-23 08:13 北京日报

来源标题:挖掘乡贤与家训需适应新时代

北京市文联、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编纂的《不能忘记的乡贤》和《铭记家训》5月22日正式面市。“乡贤与家训的当代价值研讨会”也于近日举办,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赵世瑜认为,揭示乡贤和家训的当代价值,但特别要注意避免“简单地拿来就用”。

《不能忘记的乡贤》和《铭记家训》通过查阅文献、民间征集与田野调查三种方式,广泛搜集资料,兼顾学术性与普及性,深入挖掘以乡贤、家训为代表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当下的指导意义。赵世瑜认为,要用今天的、当代的观点去整理和研究乡贤、家训文化,“在乡贤的界定上,不仅要看当时官方和士大夫撰写的文献材料,也要看老百姓在多年以后的实际评价;不仅要看到他们生活的时代对于乡贤的评价,也要看到很多年以后对于他们的评价。”

赵世瑜表示,在家训的整理上,既要关注名人的、公开的、经典的儒家伦理式家训,也要关注普通人的、私下的、多样化的家训,避免单一化、同质化。他提醒说,只有通过扎实认真的研究,探索出乡贤、家训发挥作用的文化机制,并结合当代文化发展的实际,才能创造出适应时代发展的乡贤家训文化,“这样的传统文化,才有时代的生命力。”

责任编辑:纪敬(QC0003)作者:路艳霞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