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新影像“抢戏” 形式空洞缺思想

2017-05-23 08:08 北京日报

来源标题:12位青年艺术家入围“王式廓奖”,部分参展作品偏重新技术

由王式廓基金会携手今日美术馆共同举办的“时代渐强音:今日中国当代艺术家提名展”,5月22日起正式与公众见面。入围此次展览的12位艺术家经由专家委员会从500人中遴选而出,堪称国内中青年艺术家群体里的佼佼者。

作为20世纪中国美术史重要的革命现实主义画家与美术教育家,王式廓生前留下许多经典画作,诸如《血衣》《井冈山会师》《改造二流子》等。其中,《血衣》影响尤为深远,画面中浓郁的泥土气息和高高举起的一件血衣,既营造出戏剧感十足的冲突,又没有让人物失之脸谱化,对此后同类题材创作都有不小影响。2016年“王式廓奖”正式推出,旨在为有天分且真诚的中青年艺术家提供展示和奖励的机会。

本次展览的入围艺术家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都已走过十几个年头。参展作品均为其最近具有代表性和突破性的作品,艺术形式涵盖架上绘画、影像、雕塑、装置等多个门类。众多作品里,最为抢眼的莫过于新媒体影像。比如基于王式廓《血衣》原作,以历史还原手法拍摄的短片,全片相当于一部动态版《血衣》,让今天的人们得以重窥远去的历史。又如反映现代都市生活颇多无奈的视频《末班地铁》,由各色机器人扮演的都市白领,每天收集到纷繁讯息却依然难觅人生的下一个出口。

在今日美术馆馆长高鹏看来,参展作品以荒诞、稚拙、奇诡的视觉及动画,试图表达人类诸多困境。不过,其中也不乏一些过于倚重新媒体技术,而疏于表达意图的作品。有参观者就不能理解为何要周而复始呈现人的消化系统。有人笑言,一眼看去就知道创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图,实在不需要花上数分钟去做各种演绎,哪怕画面极尽酷炫。在一位艺术批评者看来,尽管当代艺术从不排斥引入新媒体手段,但新技术只是一种表达手段而已,如果剥离了想要传递的思想,再新颖的技术也会沦为空洞形式,食之无味。他认为,展览不应该让新技术抢了艺术的“戏份”。

责任编辑:纪敬(QC0003)作者:陈涛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