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日本美术馆特展,竟有多件是中国失传的顶级文物?(2)

2017-05-18 08:04 北京晚报

来源标题:日本美术馆特展,竟有多件是中国失传的顶级文物?

藤田美术馆收藏五千多件珍贵文物

虽然是个实业家,但藤田传三郎自幼就对古代文化情有独钟,尤其对茶道非常精通。日本茶道是南宋寺院茶道和日本战国文化的结合物,中国唐宋时期的茶道不光是喝茶,还包括了饮食、园艺、建筑、花木、书画、陶器、漆器、礼仪等诸多方面,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缩影,所以才是“道”。中国的茶道在明代之后被政府禁止,于是只剩下了茶叶、水和紫砂壶等寥寥数样,不再是成规模的文化体系了,但在日本还是。所以日本人对茶道的欣赏,一直延伸到文物上,比如陶瓷、书画、漆器、雕塑、青铜器等,都是茶道家爱玩之物。所以藤田传三郎是茶道名人的同时,也是一个大收藏家。

在藤田传三郎的《藤田翁言行录》里,记载了他对于文物的超前见解。在明治时代,日本文化激烈变革,出现了类似于“文革”的“废佛毁释”运动,很多寺院古物被毁或者散失,以前封建贵族家留存的宝物也纷纷被拿出来贩卖。而藤田认为,随着社会秩序的整顿,文物制度也迟早要建立起来,美术志向和国家财富的增长是同步的,所以在这个建设阶段,必须要大量投资,防止国宝的散佚,不然将来会追悔莫及的。

藤田传三郎是一代财阀,所以他买文物从来不看价格,每天古董商带来很多东西,在他面前一字排开,他不问价,更不砍价,只有“要”和“不要”两种回答。这种豪气让大量珍贵文物流入藤田的库房。藤田的眼界极高,判断精准,所以藤田家的收藏一直以质量过人闻名。日本的文化界自唐代以来,就以收集中国文物为追求,收藏“唐物”一直都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所以很多珍贵的唐宋孤品都在日本得以保留,在中国反而失传了。日本茶道尤其以使用宋代茶具为风雅的标志,在这个文化背景下,藤田也大量收藏中国文物,特别是在国际古董商山中商会那里,收购了很多。像这次拍卖的陈容《六龙图》,原来是恭亲王府的旧藏,恭亲王溥伟为了帮助末代皇帝溥仪,向山中商会出售了很多王府收藏,然后山中商会再将之转卖给藤田。

藤田家在藤田传三郎去世之后,为了维持家业,曾经三次大规模地出售文物,所以现在日本各地博物馆还有很多珍贵文物号称是藤田家的旧藏。1945年,大阪遭受盟军空袭,藤田家的建筑物大部分被炸毁,但是收藏了五千多件珍贵文物的艺术品库房奇迹般地幸存下来,成了现在藤田美术馆的基础。藤田美术馆于1954年对外开放,馆藏有九件珍贵国宝和大量重要文化财产,是日本关西地区最重要的美术馆之一。

近年以来,由于经营困难和馆舍陈旧,藤田美术馆决定拍卖一部分文物。日本法律禁止买卖国宝和重要文化财产,但是对于近代收集的中国文物则没有太多限制,于是成就了这次让文化界惊叹的拍卖。在拍卖完成之后,藤田美术馆将要进入为期数年的馆舍维修期,在此之前,为答谢各界观众,馆内举办了最后一次大特展《The Collection》(3月4日至6月11日),分两批展出九件国宝。

曜变天目茶碗工艺已失传

笔者所见的,是展览的上期,共有七件国宝文物在展厅里济济一堂,可谓是难得一见的景象。在这七件国宝里,最珍贵的莫过于曜变天目茶碗了。这个碗是南宋茶道的至宝,明代以后茶道废止,才卖到了日本,被当作国宝世代流传。早在六百年前的室町幕府时代,日本最高统治者足利将军,就把曜变天目当作最珍贵的宝物。日本现在有三件国宝级的曜变天目茶碗,藤田美术馆的这只,最早可以追溯到四百多年前江户时代日本的统治者德川家康,后来传给水户德川家的德川赖房。1918年,藤田家以5万日元的价格收购了这只茶碗。5万日元在今天只有三千多块人民币,但是在一百年前,一日元相当于750毫克黄金,也就是说,这只茶碗是用37.5公斤的黄金换来的。这个茶碗现在是不能买卖的,所以无法估价,但可以确定的是,它比陈容的《六龙图》要珍贵多了。

这只曜变天目茶碗,宽12.3厘米,高6.8厘米,产于福建的建阳窑,是宋人用来喝抹茶的茶盏。茶碗颜色黝黑,碗内有一个个油滴光圈,在油滴之间,有一片片蓝色的光斑,如果转着看的话,会看到碗内闪烁的光芒会变幻颜色,显得越发神秘。碗内黑釉的底色,仿佛就是宇宙太空的颜色,而一片蓝色的光斑,仿佛是天际的银河,周围一个个光圈,仿佛是小小的星系,它们在碗内闪耀着魅人的光辉。这种碗在中国已经失传,2008年,在南宋皇宫遗址出土过一个残片。曜变天目在烧制工艺上特别困难,因为窑内温度要达到1300度,且只能允许10至20度的变化,在高温冷却的后期阶段里,温度突然升高后迅速下降,让釉内铁结晶快速融化再冷却,周围出现薄膜,形成曜变的效果。这种工艺太过困难,刻意烧造的成功率也只有十万分之一,说它极其珍贵,并非是一句空话。

除了曜变天目之外,另外展示的六件日本国宝,各有千秋,虽然都是日本制造,但都和中国有深刻的文化联系。比如说年代最早的大般若经,是公元8世纪的奈良写经,从药师寺传来,一共有387卷,是典型的唐代风格写经,上面写着“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和敦煌出土的唐代经卷高度相似,书写精细,保存得也好。说到玄奘,不能不说日本绘卷史上的传奇作品《玄奘三藏绘卷》。这幅作品据推测,是14世纪日本著名画师高阶隆兼的作品,全本12卷,长达一百多米,完整地展示了唐三藏从出生到往生全部事迹,堪称是辉煌壮丽之极,是世界艺术史上的名作。唐三藏的法脉“法相宗”在中国早年中断,但是在日本兴福寺还有传承。这幅绘卷以前是兴福寺大乘院秘不示人的宝物,只有每次新门主继任的时候,才能打开一次,欣赏祖师的风范。

另一支在中国断绝法脉而在日本留下的,是唐代密教真言宗。藤田美术馆收藏了1136年绘制的两幅《大经感得图》,其中一幅描绘的是唐代密教国师善无畏和《大日经》的故事。画面上唐风宛然,一座高塔古韵十足,一看就是高古才有的作品。这两幅古画来自于奈良内山永久寺,1870年代,由于毁佛运动,古寺被毁,只有这两幅大画被藤田传三郎保护了下来,作为珍宝留到了今天。

责任编辑:王漓鹂(QF0015)作者:谢田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