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古代中国官员文件如此加密

2017-05-17 08:14 北京晨报

来源标题:古代中国官员文件如此加密

新华社电 “这枚‘右丞相印’封泥,是秦代高级别官印的封泥,也是秦‘三公九卿’制度的重要物证。”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馆长庞任隆16日对记者说。

秦封泥学术研究成果新闻发布会16日在西安举行,通过对秦代封泥所进行的研究,揭开了一系列历史地理研究中的难题。

封泥也称“泥封”,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文书的封缄形式之一。书写有文字的竹简或木牍被捆扎之后,在绳结处敷以特制的胶泥,再在胶泥上钤戳呈报人或部门的印章,可以防止文书在传递途中被人偷看。因此,封泥也堪称中国最早的文件保密手段。

在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馆藏的781枚秦代封泥,均于1995年出土于西安市北郊相家巷,内容涵盖了三公九卿、郡县亭里和宫殿园囿三个方面。其中的“右丞相印”“廷尉之印”“西盐”等五枚封泥为国家一级文物。

通过对“栎阳丞印”封泥的研究,厘清了位于今天西安市阎良区和临潼区两个栎阳古城的地域颁布、年代特征和文化内涵。而“上雒丞印”则印证了“商於古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以前。

据博物馆馆员王鑫怡介绍,“右丞相印”封泥为目前发现的秦代封泥中难得一见的高级别官印封泥。这枚封泥长度为3.5厘米、宽3厘米、高0.5厘米,在土黄色印面上有田字界格,印文呈现小篆“右丞相印”四字。王鑫怡说,丞相之职始于战国,为百官之首,负责辅佐皇帝处理全国事务。到了秦代分为左右丞相,以左为上,因此“右丞相”就相当于副丞相。

庞任隆说,对于这枚秦代封泥的研究,并结合史书中关于秦代官员的记载,可以以此为切入口较为清晰地研究秦代官僚制度的发展演变。

责任编辑:张静(QC0008)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