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历经十四年 陶然亭公园快板聚会已成京城一景

2017-05-10 08:51 北京青年报

来源标题:历经十四年 陶然亭公园快板聚会已成京城一景 陶然亭“快板儿赵”和他的“板儿友”们

 “打竹板儿,响花愣儿,大家聚到了陶然亭。陶然亭,有美景,美景衬着好人情。您来了,您来到,男女老少哈哈笑。哈哈笑,笑哈哈,不得闲病攒钱花。”

每到周末,陶然亭公园总会自发聚集四面八方的快板爱好者,他们或耍,或唱,或听,或学,形成一道独特的“快板风情”,更成为了京城一景。

陶然亭里的快板儿一打就打了14年,这里的人们互称为“板儿友”,而每周的活动,人们称之为“陶然亭快板乐园”。

赵惠明是这个“乐园”中的一员,他见证了“乐园”的发展,也逐渐地从初学者变成义务组织者,人们会亲切地称他为“快板儿赵”。但现在年过花甲的老赵也开始感受到疾病给他带来的力不从心。

他希望自己能找个接班儿的,让陶然亭的竹板声一直响下去。

“快板乐园”

每到周末的陶然亭公园月季园,游客们总会看到一场别开生面的快板表演。表演者从不到十岁的小学生,到满头白发的六旬老人。快板表演既有精彩的单口快板,也有十几个人整齐划一的群板演出,可谓热闹非凡。而闻声赶来的观众几乎把湖边的林荫小道封了一个水泄不通。

但是,奉献了这场精彩的快板演出的表演者却无一例外的都是业余演员。而在这之中,已经年过花甲,头发有些花白,总是身穿一身运动服的赵惠明,则是扮演了中流砥柱的角色。同在陶然亭打快板的板友刘长珍这么形容赵惠明: “如果没有他,这里估计早就散伙了。”

赵惠明以前是北京印钞厂的一名员工,退休前经常来陶然亭公园跑步。而在这期间,赵惠明发现经常会有几个人聚在公园里打快板。在2000年退休后小时候学过一些快板的赵惠明又走进了陶然亭公园,只不过这次他手里多了一副快板。

在那个时候,陶然亭里其实只有几个零零散散的板友,大家不分门派,聚集在一起彼此切磋。“因为当时我和他们也不认识,我就是听着快板的声音就过来了,快板就是我们链接的纽带。”板友刘长珍说道:“快板,一个人玩没意思,大伙都打才有意思。”赵惠明也抱有同样的想法,用他的话说就是,众人拾柴火焰高。

随着板友之间的切磋,大家也越来越熟悉,板友的数量也越来越多。这个活动也就被越来越多的人称为“快板乐园”。

从来不带水

赵惠明感觉当时的组织不是很有规律,特别是时间上总是隔三差五,很不固定,再加上他看到大家每次演出都是扯着嗓子喊,每次活动下来,板友们往往都是精疲力竭,声音沙哑。

于是,赵惠明自己掏钱,买音响,买话筒,买电池,然后组织板友在每个周末一起活动。一位观众对记者表示,在公园里唱歌的,这十四年里都换了三批人了,而他们的快板一直都在打。而之所以能坚持下来,赵惠明功不可没。

在2005年左右,快板艺术家李世儒老师听说了陶然亭快板乐园活动。后来,他也经常去陶然亭和板友一起活动。2006年的时候,李世儒开始多方活动希望成立某种正式的组织,最终,在同年12月6日,成立了北京快板沙龙。

在2006年之前,赵惠明就经常隔三差五带上音响去组织板友活动,2006年6月以后,他就开始固定在每个周末的上午,带上音响去陶然亭公园。有一次发烧快40摄氏度了,赵惠明也是先把音响送过来,安装好了以后,才去瞧病。

每次快板表演下来,赵惠明都是口干舌燥,嘴角干到会起皮。但是板友说,赵惠明从来不带水。他们告诉记者说,这是因为赵惠明把所有的音响设备都驮上自行车后,车上连放一瓶水的地方都没有了。

送出去五百多副快板

现在在陶然亭打快板的板友已经多达上百人,而这些人手中的快板,亦不乏赵惠明的作品。

赵惠明自己从外地买来竹子,然后自己用工具把竹子截断、打光抛光、打上穿孔、编上穗子,最后夹上铜钱,全套工序都是赵惠明自己一个人独立完成。

对于想买快板的人,赵惠明会以比较便宜的价格卖出去。对于板友,赵惠明自己制作的快板都会免费赠送。

有一年夏天,一位观众看天气非常热,板友们的表演非常辛苦,很多人都是口干舌燥。于是,他就买了一箱矿泉水,打算送给在场表演的板友们。但是,赵惠明觉得收观众的东西总是不太好,于是一合计,送了人家一副他自己制作的快板,算是回礼了。

家庭条件一般的,从外地赶来陶然亭的板友,或者以前在陶然亭,后来打算离开北京的板友,赵惠明都会送人家一副快板,据说都送出去五百多副了。”板友孙军权说。

传承与寄托

“正月里啊正月正,姐妹二人去逛灯……”只有小学二年级的孙炜哲凭着一口流利的贯口,配合着熟练的打板手法,吸引了几个游客驻足聆听。一篇贯口说完,只见一个年龄和他相仿的小男孩走过来问他:“小哥哥,小哥哥,你打的真好,你能教教我么?”

一个二年级的小学生都能自己带“徒弟”了,而他的启蒙老师则正是赵惠明。孙炜哲的妈妈何利介绍,有一次,她带着孙炜哲来陶然亭逛公园,刚好碰到赵惠明和板友们在一起表演。孙炜哲听了以后,就表示自己想学习快板。于是,何利就给孙炜哲买了一副小板以供他练习。

从这以后,孙炜哲每个周末都过来跟着赵惠明学习打板,从最基本的单点开始,赵惠明手把手地教孙炜哲打板的技巧。后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牛骨数来宝传承人、著名数来宝表演艺术家孟新看上了孙炜哲。于是,孙炜哲便开始了自己的进阶学习,每周六下午开始和孟新一起学习。

而不光是中国人,甚至还有一些在京的外国人也来到陶然亭学习打快板。

有一个德国人,中文名字叫柏仁睿,在一家德国的跨国公司工作,平时工作也很忙,但是却慕名而来学习快板。赵惠明说:“初学的时候,我们这里几个板友一起帮他,后来练着练着,他专门找了一个老师教他。前年的时候,还娶了一个中国媳妇。后来因为太远,我和几个板友没能去成他的婚礼。”

现在,网上都说陶然亭是国内最大的板友沙龙。但是,随着近些年的年龄增长,有的时候赵惠明组织活动也会感觉力不从心。所以,如何把活动传承下去,是赵惠明现在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大前年我病过一场,当时是刘长珍老师帮我弄了小半年。后来,他也是有事,我的病也好了,我就继续了。但是,我感觉要是想长久地组织下去,还是需要有人跟我一起来分摊一下。”

“寄托,当这个板子响起来的时候,我就觉得心里头有了种寄托。”说着话,老赵又耍起了他的竹板。

文/实习记者 郭怀毅

责任编辑:张嘉玉(QC0006)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