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明清两代,每年冬至的日出前七刻,皇帝会率领着王公大臣们来到天坛的圜丘,举行隆重的祭天大典,这时候典仪官会向祭坛上的皇帝和文武百官发布大典开始的口令:“乐舞生就位,执事官各司其事。”
乐·天坛
这里说的这个“乐”,可是“音乐”的“乐”。很多人到天坛,可能没有注意到神乐署这个地方,但不得不说它的价值之高、影响之大,绝对值得人们前来观赏一番。
明清两代,每年冬至的日出前七刻,皇帝会率领着王公大臣们来到天坛的圜丘,举行隆重的祭天大典,这时候典仪官会向祭坛上的皇帝和文武百官发布大典开始的口令:“乐舞生就位,执事官各司其事。”
而神乐署就是专门培养祭祀乐舞生的地方,堪称当时京城最牛的音乐学院。据资料记载,鼎盛时期署内有乐舞生三千多人,北京各坛庙祭祀的乐舞生都是从神乐署生员中选拔充任。
天坛祭天大典中所演奏的音乐叫做“中和韶乐”。现在看来这种音乐的门槛那是相当高,就说这演奏的乐器吧,被称作“八音”,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分别对应八种乐器。
这八件哪个不是在秦朝以前就露过脸的?
为什么要选这么古老的乐器呢?
话说明太祖朱元璋组建中和韶乐乐队的时候,有个愿望,那就是恢复周朝的礼乐制度。早在夏商时期就有古人发现了音乐的伟大,不仅能够陶冶情操还能驱赶野兽,音乐被当成一种等级制度写进了《周礼》,后来这种音乐一直作为了历朝历代的宫廷音乐。
那时人的审美显然与现在不同,朱元璋就认定这种音乐最高雅,能弹奏这种音乐的也必须是从秦朝时期就传下来的的古老乐器。
目前天坛神乐署作为古代音乐博物馆向公众开放,馆中陈列展示了神乐署琴瑟、鼓和埙笙等乐器,都可以实际演奏。
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前去体验一把,看看这宫廷的雅乐到底有多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