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中国电影市场正在经历“冷静期”,但在线售票平台的江湖却从未平静。日前突然有消息称,猫眼、百度糯米等在线售票平台均出现不小经营问题,不过各平台很快也做出回应。在各种唱衰消息纷纷被当事人指责为谣言时,行业人士也指出,对于当下的在线售票平台来说,如何盈利企业们的确仍在摸着石头过河。
在线售票平台与谣言开战
中国电影市场去年457亿元,仅同比增长3.73%的票房成绩,给行业泼了一大盆冷水。而对于增速严重减缓的重要原因,不少人认为是在线售票平台“票补”大量减少。而随着阿里影业发布盈利预警称,为淘票票获取市场份额而大量投入,去年或将亏损9亿元。更是让人们惊呼,在线售票平台的日子或许真不好过了。近日,又开始出现消息称,不少在线售票平台正面临着巨大的经营压力,这次矛头则指向猫眼和百度糯米。
消息称,百度糯米即将关闭其在线售票功能,市场也将进入以“淘票票、猫眼、微影”为主的“三国杀”时代。这则消息还未来得及发酵,就又有消息称,因春节档影片表现不佳,猫眼“老大”的地位也岌岌可危。
对此,百度糯米方面向信报记者表示,关于自己的消息并不属实,目前在线售票服务一切正常。
猫眼方面情绪则更为激烈,直接向发布消息的平台发律师函称,希望其删除稿件并不再出现类似内容,否则将进一步采取法律措施。
仍甩不开“票补”的尴尬
之所以各种消息仍在不断出现,更多的原因,是目前在线售票平台仍没有摆脱对于“票补”的依赖。不过数据显示,目前市场上超过70%的票源都来自网络,可见消费者的购票习惯已经逐渐形成。所以,作为从2010年就已诞生的售票模式,目前在线售票平台确实面临着严峻的转型课题。
在易观互动娱乐研究中心资深分析师黄国峰看来,在线售票平台已经发展六七年时间,百度糯米进入市场都已经有两三年。所以,从其背后的母公司角度来说,对这部分业务的考核肯定也会越来越严。
一位行业人士指出,虽然“票补”力度较之前已有所减少,但从春节档看出,各大平台仍然十分依赖这种手段,且有“票补回温”的态势。对此黄国峰认为,从目前看,在线售票平台已经学会怎么把钱花在刀刃上,“比如同样是票补,但目前只有重点档期,或是这些平台自己发行或主投的影片,在线售票平台才会花力气去做更多。这已经区别于此前周末就会搞9.9元观影的活动,现在已经比较少见。”
盈利难题仍待破局
当然,现在也不是所有在线售票平台都处于巨亏的状态。如猫眼和百度糯米都已先后宣布自己实现了盈利。不过盈利的数字目前还不算抢眼,甚至“猫眼一年仅赚几万”的消息一度引发热议。从未来看,除背靠阿里,财大气粗的“淘票票”高调宣布,将继续烧钱通过“票补”抢占市场份额外,其他平台已经开始寻找一些另外的盈利点。
百度糯米方面向记者表示,其一直寻求差异化路线。据了解,百度糯米宣布盈利,是基于其“以影院和商圈为核心的智能营销生态战略”。业内人士分析称,百度糯米通过自身优势,结合影院广告,帮助影院导入流量,从中抽成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其平台的“票补”成本。但效果如何,仍待持续观察。
不过黄国峰也同时指出,未来在线售票平台想要发展得更好,出现更多的好内容同样重要。在其看来,随着声势越来越大,反而逐渐暴露出中国电影市场“内容同质化严重”、“烂片太多”等问题。所以,票房增长放缓也跟影片没有特别发力有直接关系。对于在线售票平台来说,内容层面已经形成非常大的制约,这同样需要在线售票平台纳入到考虑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