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和暖,雨水充沛,万物勃发,适宜栽种花草树木,播种稻谷秧苗。自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通过了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的决议,到今年的3月12日,已是新中国的第39个植树节。
笔者在收藏的旧书中无意间翻出一张民国植树布告,见证了那时代人们植树的情怀。这是一张陕西省政府建设厅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发布的植树布告,布告宽62CM,高64CM,采用了当时常用的竹纸材质。布告全文共三百余字,内容主要是鼓励和提倡人们植树护树,遵照条例和法规积极种树,同时也指出对当时种树的成果进行严格赏罚制度,告文简洁明了。落款为“厅长田雄飞,中华民国十七年二月十四日,实贴,勿损”,还加盖红色建设厅印章。建设厅一号公告为植树,可见其重视程度。
从格式看,这份布告沿袭民国时期公函的竖式排列原则,从右至左,整齐有序;从文字书写看,主要是繁体字,但由于是人工书写刻印,多处可见楷行结合、繁简交叉、稍欠规范的特征;从行文语气看,布告中一些词句相当口语化,如“岂不好得很吗?你们还能说不喜欢干吗?”正与布告中所提及的“冯司令”即冯玉祥提倡的文风相吻合。
“老冯驻徐州,大树绿油油,谁砍我的树,我砍谁的头”,这是中国上世纪二十年代广为流传的《植树歌》。老冯就是西北军最高统帅冯玉祥将军。植树歌内容虽然“明令禁止”的成分多些,但可见当时大力提倡植树造林之风。
据说冯玉祥一生酷爱种树,其所到之处经常组织军民开展种植活动,因而博得“植树将军”雅号。1919年,冯将军率部镇守常德期间,在长约三十里的东西官堤两岸种植数万株树木。其后他先后在陕西西安城内外及北京南苑等地大规模培育树苗,使得原本荒芜的黄土地松柏成荫,面貌一新。在第一次主豫期间,他曾发动三千士兵在黄河两岸栽种树木,至今黄河两岸依然有着“冯公柳”之说。
这张90年前植树护林布告承载着一段历史记忆。
◎文并供图/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