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华人花腔女高音歌唱家迪里拜尔11年前曾经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举办独唱音乐会。随后,她也经常在国内外演出歌剧和参与各种重要的音乐演出,但一直没有再举办独唱音乐会。
4月8日在中山公园音乐堂,迪里拜尔将再次举办独唱音乐会。她将以七种语言演唱近20首中外艺术歌曲和歌剧选曲,从亨德尔到各地民歌,从浪漫主义时期的歌剧选曲到中国作品。迪里拜尔昨天直率地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我想用我的表演告诉观众,真正的独唱音乐会应该是怎样的品质。”
“大话少说,咱们实实在在干点事”
“这么多年,我一直在北京也在唱,这个舞台那个舞台,大剧院的歌剧和各种比赛,参加了很多很多各种大型的活动,就是没有时间也没想起来开个独唱音乐会,一转眼弹指一挥间11年。”迪里拜尔谈起自己举办独唱音乐会的心情时这样告诉北青报记者:“要不是中山公园音乐堂的徐坚总经理,我一直也没觉得有什么急迫感。每次徐总找我,我都说再看看。但那天再谈到此事时,我往回一数,11年了,竟然一眨眼就过去了。11年后和大家见面,希望我能在台上有良好的表现。大话少说,咱们实实在在干点事儿。”
这次音乐会,担任钢琴伴奏的是著名钢琴家张嘉林,他告诉北青报记者:“迪里拜尔老师准备了七种语言的歌曲,上半场有亨德尔的歌剧,有瑞士和芬兰的歌曲,有俄罗斯的艺术歌曲,有浪漫主义时期的歌剧咏叹调。而下半场将有中国歌曲,包括《我的深情为你守候》、《那就是我》等等。整场音乐会曲目多元化,不同观众都能够找到自己喜爱的歌曲。”
恢复真正的独唱音乐会观念
近年来,很多歌唱家举办独唱音乐会都会邀请其他歌唱家做嘉宾,而迪里拜尔的独唱音乐会将全部由她自己完成。她告诉北青报记者:“我在国内呆的时间长了,很多朋友问我,‘你的音乐会要主持吗?’‘我来为你主持吧?’‘这是非常有名的主持人。’我就一下懵了,音乐会还要主持人吗?我说:‘好像不用’。对方回答:‘怎么可能呢’,我赶紧说:‘我要用主持一定找你,这跟你的能力没关系’。”
后来,迪里拜尔又见到一些非常专业的歌唱家和教授们,他们问迪里拜尔:“您的独唱音乐会嘉宾是谁呀?”迪里拜尔感到很好奇:“这不是独唱音乐会吗?”
“对呀,我们的独唱音乐会都有嘉宾。你可以唱仨歌,其他的都可以让嘉宾来唱。”迪里拜尔反问道:“什么叫独唱音乐会呀?应该是我一个人唱吧?”
迪里拜尔对北青报记者说:“我是1984年得奖,1987年出国,距今也30年了,独唱音乐会在一些观众心中变了?我想,我的音乐会应该告诉观众真正独唱音乐会的观念。我们帮助大家恢复正确的观念——独唱音乐会应该是一个人唱的、古典音乐歌唱家的独唱音乐会不需要主持人。我们会力所能及地完成。”
不要浮躁也不要较劲
回顾自己走过的道路,迪里拜尔告诉北青报记者:“我所有的学习都是在中国完成的。我是在国内读完研究生才出的国。当时正值出国热,很多人都出国,而我读完研究生并没有想出国。参加了芬兰五年一届的国际声乐比赛后,芬兰国家歌剧院邀请我到他们那里演唱,当时的情况在那里可以演歌剧,我是从那里走向欧洲舞台的。但是,祖国培养了我,就像父母培养了你,你就应该对父母尽孝心一样,祖国培养了我,我就应该为祖国尽一份孝心。无论是我的祖国中国还是我的第二故乡芬兰,我都充满着感恩。”
说到近几年在国内的演唱和教学,迪里拜尔说:“的确,和我们当年学习相比,祖国的声乐教育人才培养是进步了一大块。但是,还是在专业上依然有各种唱法‘撞车’争论的现象。”
迪里拜尔说,自己在1979年还没考上音乐学院的时候,她的老师郭凌弼在教学时就发现民族唱法老用本嗓演唱,不能唱多久,表现力也受影响,便摸索了一条路,在她身上做了一些尝试,“当时我的老师希望我把美声唱法唱到家,也把民族唱法唱到家,实际上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而我在芬兰比赛获奖后,我在新疆举办独唱音乐会时,最后一首歌就是用大本嗓唱的维吾尔族歌曲。”
不过,迪里拜尔认为虽然技术上可以做到,但是没有必要较劲,“一个人不能什么都得通,搞得自己疲惫不堪,搞成四不像。我觉得我们现在有这种状况。因为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还是有一定的矛盾的,我们国家不缺人才,让唱民歌的人唱民歌,唱美声的歌唱家唱好美声,每个人把自己的唱法做到淋漓尽致,这就很不容易了,不是什么都能的。什么都能,这是浮躁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