镶玉佛宝石鎏金银簪
簪头为弯勾形,簪顶部为椭圆形银质花丝佛光背托,底部制成莲花形底托,鎏金有脱落。中部镶白玉雕佛像一尊,佛像直立,面部清秀,五官清晰,身穿宽袖长衣,上刻衣褶纹,左臂弯曲于腹部,挎一可活动的包袋,上刻斜方格纹。头顶戴宝冠,冠顶又有一铜鎏金坐佛,下有莲花座,冠两侧有宝缯下垂。玉佛两侧有银质花丝梵文,莲花座下端的底托上镶三块红宝石、两块蓝宝石。
造型美观,工艺精湛。银鎏金、白玉佛、红、蓝宝石镶嵌在一起,颜色绚烂,富贵华美,气派非凡。反映出明万历时期皇室装饰品的工艺风格。定陵出土了大量的簪饰品,从定陵出土的簪饰品来看,将玉、各色宝石和金银铜镶嵌在一起的工艺非常流行。
掐丝珐琅鱼藻纹高足碗
这件珐琅器,撇口高足,配木制底座,碗内为白色地,饰以鱼藻纹,碗外为天蓝地,饰番莲纹。掐丝珐琅器,是在金属胎体上,用细铜丝铆焊成图案,加填各种珐琅彩釉料,经高温成色,最后磨光成器。这种工艺品的制作技术,在明代景泰年间(公元1450~1456年)日臻完善,成品多以蓝色为地,色泽晶莹,又被称为“景泰蓝”。
“景泰”是明代第7位皇帝朱祁钰的年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