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 林谷芳《春深子规啼》新书发布会在涵芬楼书店举行。图为发布会嘉宾。千龙网记者 王焕摄
千龙网北京3月1日讯(记者 王焕)林谷芳曾经说过,人生在世,一辈子就是一场功课,你要做功课,就要解决很多很多的问题。
人的一生总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一个阶段的问题处理完,还有下一个阶段的问题在等着你。有些时候,被困于一个问题当中,迟迟无法得到解决,惶恐、绝望诸多情感会将自己的精神压垮。我们常常不满足于现状,我们永远渴望答案,但是答案也只有通过自己的探索才能获得。
2月28日下午,《春深子规啼》新书发布会在涵芬楼书店举行,作者林谷芳与媒体人孙小宁、央视主持人徐俐、《时尚COSMOPOLITAN》杂志总经理徐巍在活动现场展开对话,同时为现场的读者答疑解惑。
2月28日 林谷芳《春深子规啼》新书发布会在涵芬楼书店举行。图为参加发布会的读者。千龙网记者 王焕摄
林谷芳曾说:“我这个人其实不是答案多,只是问题少”。在整场对话当中,他一直都在强调,在当下,人们需要做的是减法,需要有时间和空间跟自己好好相处。
活动现场,读者的问题远不限于禅修,有人问配偶与自己性格差异太大,该如何补足?林谷芳说,应该跟什么样的人在一起,是一个虚构的问题,我要有美满的爱情人生才能幸福,我要有多少的钱才能幸福,我要跟我志同道合的人才幸福,这都把自己的生命限制死了,人生的幸福有无限的可能。不要把自己的人生限制死。
还有人问由中西医如何选择而引发的信仰不坚定的问题,林谷芳说,如果一件事情只有一种方法那就不是好方法,如果中医告诉你说,你只要相信中医,不要相信西医,那是不对的。你感冒的时候就吃感冒药,管它中医西医,不是你心脏病的时候吃感冒药,你感冒时候吃心脏病药,所以一句老话,对症下药,中医有效就找中医,西医有效就找西医,这才是一个真实的态度。
整场发布会,让人仿佛置身竹林山谷,远离都市,但却从未与世界脱离,只是多了一点意识,将更多的观照投射在内心深处的自我,进一步还原出一个更加美好的生命。
2月28日 林谷芳《春深子规啼》新书发布会在涵芬楼书店举行。图为新书简介。千龙网记者 王焕摄
为什么把这本书起名为《春深子规啼》?
林谷芳:作为一个禅家,喜欢写诗行文的时候有意之所在。禅,就是生命的减法,这个减法的一个前提是,它观照到我们的生命有了太多的加法。减法观照到事物的本质,其实是要有一个逆向的观照,加法是我们的本能。在这个加法昂扬的时候提醒大家,至少你要有一个减法参照。
在这样一个加法横生的时代,对于禅家来讲,这是春深的季节,在这样的一个季节里它不会有真正的归去的声音出现。
“春深子规啼”来自我非常喜欢的禅诗,现在这个时代,我唯一能做的一个小事,就是希望大家在这里有一个观照,所以就起这个名字。
当普通人处于平常生命中,如何不陷于“庸常”?
林谷芳:其实根本一点是一心,一心做些什么事,只要心定了,小处都能见大。如果能一心,任何的事就体现了超越,就会体现别人看不到的一个方面。事不在大小,不在巨细,是内在的风光有多丰富,而且那种丰富与贫瘠不是从外面能看到的,而是你自身能感受到的。
怎么锻炼人情?把握的度在哪里?
林谷芳:要么推辞,要领受就承担。你不想承担的就不叫领受,这样就好了。觉得谁讨厌就不来往,觉得既然不能不来往,就接受那份讨厌。
对于在生命的成长阶段,今天在做加法的年轻人来讲,禅是不是就不适用了?
林谷芳:从相对性来看,我也不是要年轻人动不动就来学禅。就像喝茶一样,如果一个年轻人只有20岁很得意地跟我讲,老师我什么都不喝,只喝熟普,我会说他未老先衰。生命有他的轨迹,禅在你年轻的时候,可能不是一个核心观照,但是一个可以使生活更精彩的参考坐标。
人物介绍:
林谷芳
禅者,音乐家,文化评论人,台北书院山长,佛光大学教授。
中华文化促进会、凤凰卫视联合授予“2016中华文化人物”。
台湾文化界数十年来唯一持守中国牌而不倒之文化标杆。
著有《谛观有情—中国音乐里的人文世界》、《禅·两刃相交》、《千峰映月》、《落花寻僧去》、《画禅》、《诸相非相(画禅二)》、《归零》、《观照—一个知识份子的禅问》《一个禅者眼中的男女》、《宛然如真—中国乐器的生命性》、《茶与乐的对话》、《生命之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