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京剧传承与保护工程”成果显著

2017-03-01 08:42 北京晨报

来源标题:“京剧传承与保护工程”成果显著

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主办的《京剧艺术传承与保护工程——老艺术家谈戏说艺》成果座谈会日前在全国政协文史馆召开。京剧老艺术家代表杜近芳、迟金声、刘长瑜、叶少兰、谢锐青、萧润增、黄德华、燕守平,当红京剧名家于魁智、王蓉蓉、张建国以及京剧界、公共图书馆界代表参加了座谈会。座谈会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理事长兼秘书长王玉珍主持。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刘长瑜介绍了项目的发起初衷和实施情况。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发起并主办的《京剧艺术传承与保护工程——老艺术家谈戏说艺》自2011年启动,历经六年,完成抢救、录制、编辑制作了149位老艺术家的访谈,业已结集出版了三集大型音像出版物,编辑出版了丛书《谈艺说戏——百位名家口述百年京剧传承史》。这个大型文化项目旨在抢救保留老艺术家的艺术经验和资料。随着光阴流逝,老艺术家或者离世或者年事已高,艺随人走,因此,抢救、传承前辈艺术家们在学艺、表演、教学乃至创新等方方面面的宝贵经验,使当下的京剧传承发展可资借鉴,刻不容缓。

六年来,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在北京、上海、天津、武汉、南京、宁夏、浙江、辽宁、河北等地录制了149位老艺术家的口述艺术经验专题片,有王瑶卿、梅兰芳、程砚秋、马连良、周信芳、盖叫天、荀慧生、裘盛戎、奚啸伯、李多奎、张君秋等大师的门徒弟子,有和大师们同台演出的老演员。年龄最大的老艺术家已年逾九旬。在这期间,先后有30多位老艺术家在录制完成之后,与世长辞,留下最后的宝贵影像资料。这百位老艺术家访谈的专题片,老艺术家们从各个维度回忆了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到六十年代京剧的辉煌,呈现出一部鲜活的影像中的京剧史。

责任编辑:张静(QC0008)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