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中饰演梁山伯的范瑞娟2月17日离世,享年93岁。范瑞娟别名范竹山,1924年1月6日出生,浙江新昌县黄泽镇(今属嵊州)人。
和京剧的男旦相反,南方的越剧都是女扮男装,范瑞娟1935年入龙凤舞台科班学戏,由黄炳文师傅启蒙,工小生。1941年夏初,在汇泉楼演出时因竺素娥生病,她毛遂自荐救场成功,由此当上了头肩。1945年1月29日,袁雪芬、范瑞娟在九星大戏院首次演出《梁祝哀史》,1953年拍了越剧彩色艺术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并获优秀影片奖,通过荧屏被更多的观众关注。范瑞娟唱腔淳朴,嗓音宽厚,台风稳健大方,在舞台上“男子气概”十足。范瑞娟戏路极宽,表演上稳健大方。她创立了越剧流派中的“范派”艺术。唱腔在继承男班“正调”的基础上,吸收了京剧马连良、高庆奎等名家的唱腔音调和润腔处理,形成音调宽厚响亮、咬字坚实稳重、行腔迂回流畅的特点。她与琴师合作,大胆吸收京剧“反二簧”曲调,首创了优美、抒情的“弦下调”,成为显示流派特色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丰富和发展了越剧的声乐艺术。
1951年,范瑞娟任华东越剧实验剧团副团长兼任上海越剧工会主席,同年被选为全国青联委员、全国政协特邀代表。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上海市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享受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的政府特殊津贴)。据悉,尊重范瑞娟本人和家属意见,将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