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桥与郑王园寝有关?
说起现在这座白石桥的由来,不得不先说清朝的一位亲王。
郑亲王济尔哈朗
清朝入关,封“八家铁帽子王”,其中之一是郑亲王济尔哈朗。顺治皇帝福临即位后,郑亲王与多尔衮一起辅理国政。郑亲王死后,顺治帝为之辍朝七日,赐园寝数百亩,置守园10户,立碑记功,称其“有贞臣之节,有良将之风”,别提有多重视了。
光绪年间,著名画家常印画过一幅《五园三山图》,在巨图左下方,标注有“紫竹院、白石桥和郑王园寝”。这位郑王就是上面提到的开国元勋济尔哈朗。而画中的“园寝”非常壮观、享殿、古松、园林皆在。
《五园三山及外三营地图》
清光绪三十年(1904)常印绘
20世纪80年代,北京图书馆在这里建设新馆,有一位年过八旬的守园户的后人说,当初王爷坟前曾有过一座小桥,每逢王爷坟置办丧事之日,桥上要有灵车官轿通过,也有送葬出殡的队伍抬着棺材过桥的。因此,此桥曾被称做白事桥,但这是他听祖辈说的,不知道白事桥与白石桥有什么关联。
所以紫竹院旁现在的这座白石桥是怎么得名的,如今恐怕也没人真正说的清了。而桥边的国家图书馆内,唯有两株枝叶茂盛的古银杏树是数百年前的遗存。
文字来源:北京晚报官网—北晚新视觉网
文字:王铭珍
改编: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