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文化自信”是2016年中国戏剧领域的关键词

2017-01-10 08:58 人民日报

来源标题:文化自信(年度关键词)

“文化自信”是2016年中国戏剧领域最重要的关键词。对中华民族优秀戏剧传统与独特表现手法的价值、意义的深刻认同和油然升腾的文化自豪感,在此基础上以宽广的胸怀接纳世界各国优秀的戏剧经典及样式,就是文化自信具体的表达方式。这样的文化自信正日益成为戏剧界的普遍共识。

2016年在西安举办的中国艺术节上,回归戏曲本体已经成为大多数参演戏曲作品和艺术家的自觉追求,展演的数十部戏剧作品用最直观的方式说明了文化自信对戏剧创作演出积极而深刻的影响。河南豫剧院三团自20世纪50年代起,就用“话剧加唱”的形式创作现代戏并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该团近年获得高度评价的《焦裕禄》,从表演身段、音乐唱腔到舞台风格却呈现出更浓郁的民族风格。他们的戏剧美学取向的转变,代表了戏曲界重新确立对中国式叙事结构和表现手法之深切认同的大趋势。包括晋剧《于成龙》、秦腔《狗儿爷涅槃》、黄梅戏《小乔初嫁》和川剧《尘埃落定》在内的多部戏曲作品,都因为戏曲本体化手段在新创剧目中自觉、成功地运用,深获好评。无论是历史题材还是现实题材,当代戏曲逐渐倾向于更多地展现鲜明的民族特色和运用丰富的传统手法,这正源于人们对传统剧目与表现手法的价值与魅力的信赖在普遍提升。

红色题材京剧新剧目创作,为戏剧界对传统手法的认同提供了另一种思路。京剧全盛时代涌现出诸多流派,国家京剧院、北京京剧院、上海京剧院和中国戏曲学院新近创作《浴火黎明》和重排《党的女儿》《江姐》时,都不约而同地给予流派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以特殊的关注。多年来,由于对西方戏剧观念的盲目迷信,戏曲的行当和流派被误认为是戏剧塑造人物的障碍。京剧艺术家们经过多年努力终于走出了这一误区,流派唱腔红色题材新剧目创作演出如虎添翼。充分调动京剧特有的手段,让剧目蕴含充盈的民族文化内涵,无疑是戏剧家对作品时代性的全新阐释。

2016年福建省举办的规模空前的传统折子戏展演,体现了福建戏曲文脉悠长、积淀深厚的特点,更让我们看到激活传统的广阔前景,为戏剧界提供了戏曲传承发展的范例。著名表演艺术家曾静萍在梨园戏《朱买臣》传统折子戏基础上,以“整旧如旧”的方式演出了古本全剧,在北京和上海等地引起较大反响。她带着泉州梨园戏实验剧团的众多戏曲演员们多年潜心钻研、努力传承梨园戏特有的表演技法,让当代观众领略古典戏曲的无穷魅力。福建漳州芗剧团创作的《保婴记》,不仅有十分精致空灵的舞台样式,更重要的是全剧通过众多戏剧人物——从女主人公尹三娘、县官到邻居三姑六婆们的善良品行,挖掘和张扬传统社会绵延至今的伦理道德在民众日常生活中的积极意义,既诙谐幽默又生动形象地讲述了一个温馨的中国民间故事。

从戏剧创作演出的各个环节来看,这一年导演、编剧、表演、舞台美术设计等从不同方向上向戏剧传统聚焦,从中汲取创作养分。张曼君导演近年进入她创作的黄金时期,有多达5部戏剧作品参加2016年中国艺术节展演。她导演的作品包括秦腔、评剧、黄梅戏、湘剧和河北梆子等多个地方剧种,这些源于地域文化的作品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得益于她对地方戏曲表演艺术传统的深刻领会与灵巧运用。她的导演艺术重在发挥各剧种本身的优势,擅长融剧种特色和地域风情于一体,色彩丰富而绚丽。刘杏林的舞台美术设计在近年的戏剧创作领域成就也非常突出,他以少驭多,以简胜繁,水墨画般淡雅的色彩、简洁而不简单的风格和极具东方美学韵味的表达,充分体现了戏曲传统舞台理念的视觉魅力。

2016年是汤显祖和莎士比亚这两位东西方戏剧大师逝世400周年,纪念性的戏剧演出贯穿全年,国家大剧院的汤显祖作品系列演出是这一活动的高潮。上海昆剧团集最强阵营,首次完整地上演了汤显祖“临川四梦”,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苏州昆剧院的青春版《牡丹亭》经过十多年的磨砺愈显精致;江西抚州采茶戏《牡丹亭》为汤翁的经典作品增添了乡梓情怀。在莎士比亚作品的纪念性演出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有张军创作的《我·哈姆雷特》,他集昆曲生、旦、净、丑四个行当于一身,让昆曲艺术与莎士比亚戏剧在舞台上对话。他没有简单化地停留于通过莎剧演出纪念大师这一浅表层面,在用昆曲演绎莎士比亚的台词和人物时,体现出的是跨越东西文化鸿沟的努力。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新创作的《寇流兰与杜丽娘》由茅威涛主演,这是莎士比亚、汤显祖两位戏剧大师的经典作品在舞台上更直接的对话,莎剧中的悲剧英雄和中国古代文人的爱情绝唱别致的“混搭”,展示了东西方不同文化认知的碰撞与交叉,也让观众在文化交融和对比中思考生命的意义。

此外,这一年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全国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等重要的戏剧活动,文化自信也是贯穿其中的主旋律。但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在进行这些创作、演出和活动的同时,对民族文化价值心存疑虑的现象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可以说,通往文化自信的道路注定不会平坦,但充满希望。 

(作者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责任编辑:张静(QC0008)作者: 傅 谨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