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说:从三岁半开始唱我父亲电影的主题歌到现在,我一辈子没离开过音乐,音乐也没离开过我。
据港媒报道,知名电影导演费穆长女、香港歌唱家费明仪(Barbara Fei)女士于2016年1月3日凌晨在香港逝世。
费明仪是香港声乐殿堂级人物,被称为香港合唱届“一代宗师”。父亲是曾执导《小城之春》等佳作的导演费穆,二叔是《大公报》的主编费彝民。她曾创立“明仪合唱团”,并任香港合唱团协会主席,是沟通两岸三地音乐界的桥梁人物。2012年,费明仪获香港特区政府颁授银紫荆星章,成为音乐界获紫荆勋章的第一人。
费明仪1931年出生,祖籍江苏苏州,自小学习声乐及戏剧。费氏在江苏是一个大家族。费明仪受父亲费穆影响极深,称自己从小就是父亲的“跟屁虫”。她曾说,“坦白讲,在我们七个兄弟姐妹中,他最喜欢我,因为我们各方面都很接近。”
1935年,费穆执导家庭伦理电影《天伦》,中国现代音乐家黄自先生创作主题曲《天伦歌》。费明仪后来回忆,她自己第一次接触音乐,就是同父亲观看《天伦》。“《天伦歌》十分吸引人,看完后我不停唱着这首歌,还跟父亲说要学音乐呢!”
此后费明仪曾在南京国立音乐学院主修钢琴,随家移居香港后改学声乐,,师从赵梅伯教授。她曾回忆那时的情形,“父亲筹备排戏之余,常听我练唱音阶。那时我唱音阶很难听的,不过他总是说:‘没关系,没关系,开始的时候总是这样的。’”
费穆1951年猝然去世,对女儿的打击沉重,“他是我精神和艺术上的导师,他临死前的一天,还是去看外景。他对艺术的忠实对我影响最大,他教我的东西都是我长大一岁就领略多一分的,是我一辈子都可以用下去的。”
1956年,费明仪赴法留学,师承世界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洛特•轩纳夫人,曾在欧洲多地举行音乐会和独唱会。四年后她学成返港,致力于推广香港合唱艺术,培养青年音乐爱好者。
此后,她创办“明仪合唱团”,出任团长兼指挥。费明仪强调,一个合唱团想要持久发展除了同声、同气歌唱外,还要同心。目前,明仪合唱团已经成为香港在海内外演出交流最多的音乐团体之一,经常应邀参加大型音乐活动,如“20世纪华人经典作品音乐会”、庆祝香港回归纪念晚会、维也纳“金色大厅”及萨尔斯堡“莫扎特音乐厅”世界合唱节等。
1987年,香港合唱团协会成立,费明仪一直担任主席,主办多次合唱研讨会、合唱学术讲座及各大型合唱音乐会,如“中国合唱音乐节”、“亚洲声乐大赛(香港,1994)”、1997年香港千人大合唱、回归音乐节之“新世纪的旋律”、“香港合唱节99”等。此外她经常应邀到北京、广州、台湾、新加坡等多地访问演出,并与内地多家音乐院校建立合作。她重视音乐教育的推广普及,分别于北京、上海、香港的音乐院校设立“费明仪奖学基金”,并赞助香港校际音乐比赛。
童稚之语成了费明仪一生的追求,期间她曾经历多次心脏手术,身体病弱,但始终以顽强的意志坚持歌唱。
在“2015中华文化人物”颁授典礼上,她说,“从三岁半开始唱我父亲电影的主题歌到现在,我一辈子没离开过音乐,音乐也没离开过我。我的人生是音乐,音乐的人生是我。我会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