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一座图书馆 温暖一座城

2017-01-05 07:59 北京日报

来源标题:一座图书馆 温暖一座城

十年前,我第一次来到东城区图书馆听课,一步就迈进了春天的门槛。

门口的迎春花开得黄灿灿惹眼,热情的明黄,藤黄,橙黄,鹅黄向你扑过来,如抖开了一幅欢迎你的金色横幅,飞舞的蜜蜂嗡嗡嗡地也加入欢迎你的阵势。还是株株白玉兰矜持、娴静地闪在路边,落落大方踮着脚尖列队站在那里,羞口半开。一夜春风,哗地一下,片片花瓣如打开的书本。

三层报告厅是作家教授、文化精英公益讲座之所在,名曰:书海听涛。十年来,讲坛上人物常新,涛声依旧。

莫言坐在那里,那是在他获诺贝尔文学奖前夕。宽阔的前额,静如坐佛。莫言不善言辞,讲起话来,缓慢而深沉。

王蒙坐在那里,八十多岁仍思维敏捷。他讲自己终身学习的体会。

蒋子龙坐在那里,喘息甫定。他早上乘车从天津赶来东图。

书海听涛,是国内作家相互交流的场所,河南作家群,在此聚会,共同探讨中原文学的崛起;中,法作家在此沟通,做一席谈,商议作品译介之事;新、老学者又在此对面剥葱,发生碰撞。刘心武对话张颐武,话题是:《我们的时代与人生》。提出一个主题:要与时代讲和。

在三层报告厅,开过无数次的新书发布会,从严歌苓的《归来》到刘一达的《北京老规矩》;从残疾玻璃孩的《感悟生命》到《文艺界的旗帜和楷模:阎肃》。在书海听涛报告厅,探讨过从历史到当下严肃而沉重的话题,《明初朱元璋反腐》;同时,这里又是高雅艺术的殿堂,有才女在此焚檀香,弹古筝;有昆曲爱好者在此载歌载舞甩水袖,表演《牡丹亭》。

更不用说这里进行过故宫十讲,对馆藏文物的欣赏从深宫走向民间;大画家讲工笔,小写意与大写意;书法家讲用笔方法与间架结构;工程师讲中国古建北方之雄,南方之秀。

报告厅很雅致,但也纳俗。探讨北京胡同的变迁,牌楼的兴废,节日的习俗,京腔京味大碗茶及各种小吃各样风味甚至再现走街串巷小贩们各种吆喝声,充盈着人间烟火气。

书海听涛有一个不可或缺的程序,就是主讲人演讲毕,留有半个小时讲者与听众互动时间。听者提问,讲者作答。这个时间往往提问者举手如林,回答者妙语连珠。作家肖复兴讲小说创作体会毕,有听者提问:写小说最忌讳什么?肖复兴答:最忌讳,胡同赶猪——直来直去。听众之中,不乏退休的老师,封笔的作家,归来的游子,在校的学生。讲者与听者,共同感受到时代脉搏的律动,谁也不当历史的旁观者,往往会心一笑鼓掌相合而水涨船高。

说座无虚席其实是很保守。报告厅的后排空档处,往往要加备用椅子。后排坐严了,就堵塞在过道。过道填满了,就拥挤在门外。所以,双扇门只好洞开。如预计下次人满为患,要改换地方,到更大的二层报告中厅或更大的一层报告大厅,还要提前发票。

一年又一年,一季又一季,一月又一月。无论严寒酷暑,风雨阴晴。任凭门前花开花落,叶绿叶黄。每到星期六上午九时,人们背包挎伞,或开车,或乘车,或骑车,或步行,进入东图这道文化之门。他们来自西城或南城,丰台或大兴,顺义或密云,怀柔或延庆。他们之中,有垂暮之年的苍苍老者和风华正茂的青年,有放下锄头的农民和上班的白领,还有爷爷奶奶带着一团稚气的儿童。

我与东城区图书馆邂逅,已经10年,人生能有几个十年?一朝相遇,痴情不改。虽然我总是悄悄地走,悄悄地来。忽然有一天,肖馆长给我打电话,要我在2016年2月13日,丙申年正月初六上午9时30分,在书海听涛报告厅,讲京郊农村农民语言。我着实被感动了,激动了。据我所知,在书海听涛讲坛,作家张炜,在此讲过他的450万字长篇小说《你在高原》;作家刘震云,携小说《温故一九四二》在此亮相;梁晓声以极强的社会责任感抱病发问,中国人,你缺了什么?而梁宏达的演说,滔滔不息,机敏而广阔。赵忠祥以他特有的嗓音,朗诵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书海听涛讲堂,不过是图书馆众多的闪光窗口之一。

有人问:什么是天堂?阿根廷伟大作家博尔赫斯回答:如果有天堂,天堂就是一座图书馆。

正是图书馆,提供了人们从平凡世界步入天堂的可能。正是老师提到的书名,使我将那休眠的书籍一本一本唤醒,躺着的书本立刻站立起来,带着书卷气的芬芳扑进我的怀抱。我进入东图的大厅后,从不乘电梯,而是拾阶而上,我喜欢这种步步登高的感觉和节奏。我在完成一个读书与听课前的仪式,这个仪式对我很重要。面对屈原、曹雪芹、鲁迅的巨幅画像,一步一个台阶,立刻有了“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的感觉。

我个人的进步几乎与在东图听课同步。2006年,我步入这神圣殿堂。2008年加入北京作协,2012年加入中国作协,至2016年出个人文集6本。很难想象,我假如不坚持10年在此听课阅书,滋养生息,我会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

门口的迎春花开得朴实而热烈,平易而近人,接百姓地气;白玉兰冰清玉洁,花开高雅别致,有君子风度,象征着东城区图书馆,既具有精英气质,又保持平民本色。

对于一座城市而言,一座图书馆,温暖一座城。

责任编辑:纪敬(QC0003)作者:许福元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