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中国戏剧界和影视业的联动,成为热门文化现象。最近,出品了话剧《驴得水》等一系列作品的民营戏剧团队至乐汇的创始人孙恒海,将全国各地演出商邀至一处,共同探讨中国戏剧发展的新模式、新方向。孙恒海在会上表示,戏剧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并同时提出了“戏影联动”这一新概念,还结合6年来的戏剧艺术实践详细阐述了这一戏剧新模式。
据了解,自2012年首演,《驴得水》达成了豆瓣评分8.5,微博1.7亿话题阅读量,36万的话题讨论次数。而后《驴得水》电影上映,同样取得了1.73亿的不俗票房。同期全国巡演的《驴得水》话剧,也制造了全部巡演城市场场售罄的纪录。而“戏影联动”这一全新概念,可谓切中时弊,有利于化解当前整个行业的矛盾,助力打破僵局,从根本上寻找解决问题之道,让话剧得到更有生命力的持续发展、创新发展。
《驴得水》是至乐汇筹备了近七年的“黑色幽默三部曲”的第一部,之后还有第二部《破阵子》和第三部《西洋景》。孙恒海透露,继《驴得水》之后,同样赢得了较高口碑和关注度的《破阵子》也将被改编成大电影。
同时,孙恒海还提出了“粹。共同体”的概念:粹,意味着纯一,不杂,象征着至乐汇多年对话剧的态度及对艺术品质的坚守;而“共同体”则意味着公共,共享,象征着至乐汇对于话剧行业未来发展的担当。
孙恒海表示,“粹。共同体”引领了舞台剧产业新模式,一方面为作品的艺术品质提供保证,另一方面也将为票房成绩打下坚实基础,这一模式的提出和实践,对于中国话剧行业乃至整个影视行业都将是一次革命性的突破。他认为,当下的艺术市场,不该只是单独为政、单打独斗,而应该抱团取暖,利益共享,结伴前行。
至乐汇艺术中心艺术总监雷志龙是至乐汇几年来发展的见证者,对至乐汇有着深厚的情感。他的一言一语中都表达出至乐汇从最初的建立到如今的发展,一步步走过来的艰辛与不易,以及至乐汇每一位工作人员和至乐汇伙伴们一路对戏剧艺术的执着与坚守。
2016年秋天,至乐汇艺术中心入驻北京大隐剧院,意味着至乐汇在戏剧内容多元化输出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如今,至乐汇不仅有意愿、也有能力引领未来戏剧产业升级、发展,积极承担社会使命,提升行业水准,打造观众真正喜欢的高品质戏剧,从而促进话剧行业形成更宽领域、更高水平的共赢格局。未来,至乐汇艺术中心将会举办丰富的线下活动,凭借丰富的内容和人性化的服务,来满足各类戏剧爱好者。
因此,雷志龙也表达了对于至乐汇下一步发展规划的信心:未来至乐汇将在大隐剧院举办更丰富、更多元的国际邀请展,届时将有大量的国际优秀作品,无论是经过时间洗礼的西方经典还是如今活跃在世界舞台上的艺术创新之作,都将以多种形式呈现在观众眼前。同时,至乐汇会努力加强对外交流,学习国外独特的舞台制作经验,并取其精华,结合自身的特色为观众创造出更高品质的艺术作品。
雷志龙说:“我们非常欢迎更多的国际优秀剧团来到大隐剧院演出,让国内的观众和戏剧爱好者可以领略不一样的风情与智慧。”相信在“戏影联动”这一充满生机模式的引领下,至乐汇可以与众多伙伴一起,精诚合作,互惠共享,携手走得更扎实,走得更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