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批评姜文不如质问中国电影

2017-01-03 08:06 北京娱乐信报

来源标题:批评姜文不如质问中国电影

元旦假期,两位电影艺术家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一位是在2016年12月31日去世的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何群,另一位则是被媒体爆出“什么时候中国的航母比美国多一倍,什么都好聊”的姜文。

何群的英年早逝令无数人扼腕叹息,姜文的“大放厥词”则遭到了诸多自媒体的嘲讽:“航母”和中国电影间真的有什么直接联系吗?

笔者身边有几位朋友曾与何群一起工作,他们在其去世后发出了同样的感慨:何导工作时非常认真,他对中国电影语言的执着追求令人永难忘怀。

与何群同时期的中国第五代电影导演鲜明艺术特征便是用电影探寻民族历史,探索民族心理。陈凯歌、张艺谋、田壮壮等第五代导演中的佼佼者,其早期作品都带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烙印。在还不知IP为何物的年代里,他们的电影创作却成为中国当代电影最杰出的代表作。何群的英年早逝,令人想起很多关于中国第五代导演早年工作时的点点滴滴。

一位与张艺谋共事过的艺术工作者曾评价说:“不管我何时见到张导,他手中总要拿着小说或文学杂志,他非常关注中国的文学发展,他注重电影文学,我想因此他的电影才会受到中国观众的欢迎。”

何群的认真劲头,张艺谋手中的文学杂志,为人称赞,也令人惋惜,如此的认真和踏实,早已是我们国产电影界稀缺的精神,第五代导演早年对民族历史和民族心理的深度剖析,也已成为远去的记忆。张艺谋、陈凯歌等杰出的中国导演,如今也玩儿起了IP,打造“国际大片”进军好莱坞。张艺谋新片《长城》引发的争议与何群去世引起的悲伤混杂在一起,令我们忍不住回溯中国第五代导演的丰功伟绩,也惋惜他们今不如昔。

正在此时,姜文开口谈中国电影,说“什么时候中国的航母比美国多一倍,什么都好聊”。说美国的电影其实也未必那么好看,“光有个IP有个屁用啊”。

一石激起千层浪,有批评文章含沙射影嘲讽姜文把国产电影的质量问题推给和电影完全不相关的领域。

但细细想来,笔者倒是认为姜文说的不无道理:国家综合实力的壮大势必带来国家软实力的提升,带来全世界对中国文化的重新发现和认识。如今中国的航天、交通、通讯各领域都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按理说,在如此波澜壮阔的发展浪潮中,中国电影作品也应该以强势的姿态走向国际影坛。但是在当前国产电影的发展中,我们倒真应该问一句“光有个IP有个屁用啊。”

天天口中挂着“IP”,模仿甚至抄袭好莱坞电影,为了迎合西方文化视角而放弃对中国电影语言的探索,放弃对中国历史文化和民族心理的探索;在“IP”和票房浪潮中,国产电影的“中国文化烙印”哪儿去了?

事实证明,迎合西方文化视角的所谓“国际大片”有的压根儿打不进海外主流院线,有的在中外观众中都口碑尽失;我们国产电影中的文化含量能否配得上我们日渐上升的综合国力?能否满足修养日益提高的中国观众?能否用艺术性征服国际影坛?

笔者曾问过葛优,您演的喜剧电影如此受中国观众喜爱,但这些佳片却没能打入国际电影市场,您是否会有遗憾?葛优回答说,全世界有13亿观众喜欢我的电影,我还图什么?这一“另类”的回答犀利而深刻,试想,连13亿中国人都不喜欢的“中国电影”,外国人会喜欢?

十年来,“唯票房论”的风气日渐浓厚,被裹挟其中的人们,学好莱坞还没学出个样儿来,自己曾经的探索又被丢掉了,有人以赚票房为乐,有人在痛苦地坚持,有人在放弃自己的艺术追求“适应市场需要”。

2016年的中国电影,票房增速经历十年来的首次下跌,电影数量也随之下降。沸腾过后,留下的会是什么?对IP和票房的疯狂能否给中国电影市场带来持久的繁华?中国电影该向何处去?

这个元旦,关于何群导演的回忆和关于姜文的争论,都值得我们久久回味。

责任编辑:纪敬(QC0003)作者:王菲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