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内蒙古自治区代表团参演剧目、情景歌舞《草原上的乌兰牧骑》在北京保利剧院上演。图为《草原上的乌兰牧骑》剧照。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执委会宣传部 李碧摄。
9月12日,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内蒙古自治区代表团参演剧目、情景歌舞《草原上的乌兰牧骑》在北京保利剧院上演,为首都观众奉献了一道美轮美奂的民族文化视听盛宴。
乌兰牧骑,是活跃在内蒙古自治区的草原文化轻骑队,被誉为“红色文艺轻骑兵”。乌兰牧骑队伍短小精干、队员一专多能、节目小型多样、装备轻便灵活,长期坚持扎根基层为农牧民服务,成为农牧区公共文化服务的排头兵和主力军。
《草原上的乌兰牧骑》讲述了蒙古族姑娘塔娜追梦的故事:即将从艺术学校毕业的塔娜,梦想能够去大城市发展,奶奶却希望她回家乡参加乌兰牧骑为牧民群众演出。犹豫不决之际,塔娜选择了先跟随乌兰牧骑实习一段时间再做决定。实习过程中,乌兰牧骑队员扎根群众、一专多能、全心全意为牧民群众服务的精神,深深打动了塔娜,让她最终选择了“当一名光荣的乌兰牧骑队员”。
整台剧目以塔娜的心理变化为主线,既展现了乌兰牧骑的发展历程,更表达了以乌兰牧骑为代表的自治区广大文化工作者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的坚定信心和不懈追求。整台演出荟萃了乌兰牧骑近60年的经典歌舞,还推出了许多新歌新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