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经山一日走千年 北京西南连成大遗址片区

2016-08-07 13:57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8月7日上午,“敬畏千年 房山石经”——石经山整体考古调查暨大遗址保护规划启动仪式在房山云居寺举行。这预示着房山云居寺石经山的文物保护工作步入新的阶段。千龙网记者 王结石摄

石经山雷音洞(资料图片)。千龙网发 云居寺文物管理处供图

雷音洞内石经(资料图片)。千龙网发 云居寺文物管理处供图

千年古道(资料图片)。千龙网发 云居寺文物管理处供图 

千龙网北京8月7日讯(记者 露汀)8月7日上午,“敬畏千年 房山石经”——石经山整体考古调查暨大遗址保护规划启动仪式在房山云居寺举行。“石经山整体考古调查暨大遗址保护规划启动!”,随着北京市房山区政协主席唐淑荣的正式对外宣布,石经山正式启动整体考古调查工作,同时大遗址保护规划也同步启动,这预示着房山云居寺石经山的文物保护工作步入新的阶段。石经山景区也同步向公众进行试开放。

北京西南连成大遗址片区

石经山是房山石经刊刻起源之地,是佛舍利出土之处,保存着4196块国宝石经,有以雷音洞、金仙公主塔、千年古道、石凿古井等为代表的众多历史遗迹。石经山整体考古调查暨大遗址保护规划启动后,将对遗址本体保护、基础设施、遗址公园、考古研究、景观环境、开放展示等进一步作出规划,力争申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并与周边周口店遗址、金陵遗址、十字寺遗址、刘济墓等连成北京西南地区的大遗址片区。

石经山千年古道披外衣

8月7日起,石经山景区向公共进行试开放。开放的内容包括一条千年古道、两处建筑遗址(上寺和曝经台遗址)、两座千年古塔、三口山间古井、九处藏经洞遗迹(其中雷音洞开放洞内遗址)。考虑到游客的不断踩踏有可能对千年古道产生影响,而这段古道的留存更加凸显当时刊刻石经的艰苦。本次大遗址保护规划,将包括千年古道的整体保护与栈道铺设工程,保护千年古道免受损伤。

考古遗址引出石经山“二奇”

此次开放的景区中,包括在云居上寺遗址考古发掘中,发现的完整的上寺和曝经台遗址。在考古调研过程中,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石经山千年古道年代也可以上溯到隋代。石经山历经隋、唐、辽、金、元、明、清七个朝代,却从未停止石经镌刻,且均为皇家组织镌刻、修建,可以说石经山是中国等级最高、开凿镌刻过程最长的一处佛教刻经、供经遗迹。此为“一奇”。

另外,北京市现存唐塔共8座,石经山就有两座,包括东台石塔和金仙公主塔。其中,金仙公主塔塔铭记载了关于石经山、房山石经及唐代幽州与中央的关系。从全国范围来看,建在山顶而且如此精致的唐代石质佛塔也非常少见。此为“二奇”。

启动仪式上,《北京房山云居寺建寺1400周年》纪念邮资明信片举行了首发式,该明信片由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使用云居寺景观资料作为设计元素印制,并在全国各大邮局正式发行395万枚。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谭小兵、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北京市邮票公司副经理马勇、房山区政协主席唐淑荣等领导共同出席了启动仪式。

点击观看千龙网直播:“敬畏千年 房山石经”——石经山整体考古调查暨大遗址保护规划启动仪式

责任编辑:纪敬(QC0003)  作者:张露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