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阳气上升易出现春燥

2019-03-14 11:39

打印 放大 缩小

每到换季时节,常听人说“上火”了。专家表示,春天自然界万物复苏,阳气上升,易扰动人体肝、胆、胃肠蓄积的内热,出现春燥等。那么到底什么是“火”呢,生活中该如何做才能防“火”呢?

人体之“火”分好坏

中医常常会用取类比象的方法应用于其理论,“火”的理论就是其中典型的例子。中医所说的火,大致有三层意思:首先,火是维持人的正常生理活动的动力,叫做“少(shào)火”,是人体生长发育繁殖后代的能量,即生命活力;其次,过于旺盛的火,消耗人体的水液,消耗人体正气,这叫做“壮火”,属于病理的火;最后,火也包括外来的病因,如“火毒”,最常见的就是中暑。

人体里本身是有火的,如果没有火那么生命也就停止了,也就是所谓的生命之火。当然火也应该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比如体温应该在37度左右,如果火过亢人就会不舒服,会出现很多红、肿、热、痛、烦等具体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有火则生、无火则死,正常意义上说来火在一定的范围内是必须的,超过正常范围就是邪火。不正常的火又分为虚火和实火,正常人体阴阳是平衡的,对于实火来说阴是正常的但是阳过亢,这样就显为实火。另一种情况阳是正常的阴偏少,显得阳过亢,这样就显示为虚火。

五脏六腑都会“上火”

在中医看来,人体的五脏六腑都会上火,这其中又有实火和虚火之分。根据各个不同脏腑的症状来分,又可大致将上火的类型分为以下五种:

心火:虚火、实火之分,可见心悸、失眠多梦、舌尖痛、口舌糜烂、尿黄灼热等。实火多由邪热内蕴、痰火内郁或情志所伤而致。若劳累过度,耗伤心之阴血,形成阴阳失衡,阳气偏亢则会出现虚火。心火的实火表现为面色发红,心烦失眠;虚火则表现为心悸盗汗,舌红少津。鹿茸、人参等温热的补品吃得过多,都会导致心火。

胃火:表现为牙龈肿痛、口臭、易饥、便秘等,也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轻微咳嗽、饮食少、便秘、腹胀、舌红少苔,“实火”表现为上腹不适、口干口苦、大便干硬等。容易上火的人平时饮食应注意少吃辣的,避开胃火。

肝火:可表现为头晕胀痛,面红目赤,口苦咽干,急躁易怒,舌边尖红,脉数,甚则昏厥、发狂、呕血等,有时还会感到心烦易怒、睡眠欠佳。肝火常因生气或者抑郁,或过食辛温之品,或热内蕴化火上逆所致。

肺火:多表现为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失眠、舌红。实火的人往往气喘,呼吸声很粗,吐的痰又稠又黄;虚火的人痰比较少,但痰中可能带血丝,而且声音嘶哑,有盗汗,人也会越来越瘦。

肾火:肾火一般都是由肾阴虚引起的,所以没有实火,全部为虚火,主要表现为眩晕耳鸣,失眠健忘,脱发,腰酸疼,咽干口燥,男性容易遗精,女性火大了则有可能导致闭经。

责任编辑:王焕(QX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