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运河而兴的红桥

2017-09-18 13:31 天津日报

分享
打印 放大 缩小

一条运河,一段历史,大运河蜿蜒千里,运河文化源远流长。九河下梢,三岔河口,不仅是运河文化兴盛之地,更是天津城市发祥之始。了解城市历史,通晓家乡文化,才能拥有强大的文化自信。为了追溯天津文化之源,充分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红桥有线电视台自本周起播出25集科教类电视节目《红桥运河文化讲坛》,邀请多位市、区文史专家讲述运河历史与文化,节目每隔周播出一集。即日起,《美丽红桥》周刊同步开设“红桥运河文化讲坛”栏目,刊发当期讲坛内容,展示红桥作为天津运河重要节点之地的文化渊源、文化底蕴和文化基础,带领广大读者共同领略红桥璀璨的历史文化。

大运河是古代中国人创造的奇迹,其规模在人类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沿运河而兴起的城镇,都有着鲜明的运河烙印,天津就是这样的城市,而红桥区便是这座运河城市的肇始之地、文明之魂、商业之根。

红桥区位于天津中心城区西北部,是市内六区之一,境内北运河段始于千里堤,止于三岔河口与南运河汇流处,长6公里;境内南运河起自杨庄子横堤,止于三岔河口南、北运河汇合处,长7.3公里。2014年,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决议,决定将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包括红桥区三岔河口、北运河、南运河区段运河水工遗存。

天津地区开凿运河,最初始于东汉建安九年(204),曹操北征乌桓,命董昭开凿平虏渠。平虏渠的南口在今天的河北青县以东,北口大约在今天的天津市静海区独流镇,相当于现在的京杭大运河南运河的北段。

隋大业四年(608)春,开凿永济渠,利用了曹魏旧渠。隋唐时期永济渠并不经过现在的天津,而是从静海独流转向西北,经霸州信安北上涿郡。北宋时,修浚一系列塘泊,南运河自独流以下与塘泊合为一体,也称永济河,这大概就是现今南运河下游的初期形态。

金代天津的三岔口才与运河有关。金王朝贞元元年(1153),自今天津地区至今通州地区开凿北运河,当时称为“潞河”。金泰和五年(1205),漕船自静海独流经柳口(杨柳青)至三岔河口,南运河始通。为了保证漕运畅通,金代在三岔河口地区设直沽寨,直沽寨是天津的第一个地名。

1271年蒙古改国号为元,又于1279年灭亡南宋,统一中国,定都大都(今北京)。元十二年(1275),规划形成今“京杭大运河”线路。元十九年(1282)对北运河进行改造,经三岔河口连通海河。北运河成为漕粮的集中运输通道,元延佑三年(1316)在直沽设“海津镇”。

明永乐定都北京,永乐二年(1404)在三岔河口设天津卫。永乐八年(1410),明成祖下令开会通河,打通南北漕运,重开京杭运河。运河统称为“漕”,南运河,时称卫漕。北运河,即白河称“白漕”。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北京皇宫和北京城建成,朱棣正式迁都北京。明政府设置“捞浅夫”对北运河进行清淤,“捞浅夫”居住在北运河两岸,包括北运河红桥区段的丁字沽、西沽等村落。

清代延续了前代对北运河的治理。清初漕运,漕船到津后无法畅行北上,需起卸换用载重百石以下的平底小船──“红驳”船分运通州入仓。众多的船户、舵工、水手在北运河南端、三岔河口、大红桥等地集聚,支应驳运漕粮,揽载往来商货。民国时期,南运河至三岔河口裁弯取直,才成为今日南、北运河汇流海河干流的状况。

北大关到三岔河口一带,从元代起就是天津最早的人口聚集区。明清之际,天津经历了由卫城到城市的发展过程。明代实行禁海政策,京杭大运河成为全国南北商品流通的主干道。特别到了明末清初,民间商品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运河上商贾络绎不绝,征收过往船只、商品的关税遂成为政府的税收来源之一。随着天津经济的提高,清康熙四年(1665)钞关由河西务移驻天津三岔河口南运河北码头北岸,俗称“北大关”。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北大关处建成了可开闭的浮桥,被称为钞关浮桥或北大关浮桥,即现在金华桥的位置。钞关的存在促进了红桥地区城镇人口数量的增加。

运河带来了红桥地区的繁荣。明代中后期长芦盐区生产也出现了重大革新,即从煎煮向滩晒过渡。康熙七年(1668)和十六年(1677),长芦巡盐御史署、长芦盐运使司衙门,分别从北京、沧州移驻天津,其中长芦巡盐御史署衙门就建在南运河北岸。从天津盐坨通过河运运出的芦盐约占百分之八十三以上,其中南北运河直接运输的约占三分之一,天津已经成了长芦盐的运销中心,大批盐商聚集天津,意味着大量财富向天津聚集。长芦盐业带动了天津商品经济的发展,提升了天津地位,南运河,北运河,以及通过北运河连接的上下西河,四通八达的河道都通过红桥区地区,这里出现商品集散中心的色彩。红桥区的运河沿岸地区既是天津最早的商业中心,也是人口的主要聚集区,因此,可以说这里就是天津城市的发祥地。

责任编辑:陈莉(QC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