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则臣趣话《红楼梦》《金瓶梅》与大运河的千丝万缕

2019-01-01 10:20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图片1

2018年12月29日,我与运河 寻古问今——千龙网“行走文化带”主题沙龙在角楼图书馆举办,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北上》对话北京物资学院大运河研究院教授陈喜波。千龙网记者 张嘉玉摄

千龙网北京1月1日讯(记者 张嘉玉)大运河北京段纵贯千年,见证城市沧桑巨变,承载宝贵的文化记忆。千龙网“行走文化带”主题沙龙邀请青年作家徐则臣携长篇新作《北上》对话北京物资学院大运河研究院教授陈喜波,感性与理性的交织中,讲述“我与运河 寻古问今”。沙龙由北京市文物局考古处干部刘海宁主持。

“运河是我写作重要的背景”

“我写运河十五六年了,我的文学、我的认识往前发展是沿着运河发展的,所以运河一直是我写作重要的背景,也是以文学方式认识世界有效的路径。”徐则臣说。

徐则臣回忆了他儿时在运河岸边的童年,“对农村孩子来说,水就是我们的天堂,那个时候没有变形金刚,没有超人,连电视都没有,没有现在任何孩子能玩的娱乐设施。但是我们有水,可以打水仗、游泳、溜冰、采莲……”

不仅运河给徐则臣的童年提供了很多乐趣,同时也没有缺席他中学、大学的青春时代,“所以有一天,我慢慢觉得我对这条运河的认识已经比较丰满立体了,就有要彻底处理这个题材的冲动。”于是四年时间徐则臣潜心创作长篇小说《北上》。

《北上》力图跨越运河的历史时空,探究普通国人与中国的关系、知识分子与中国的关系、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探讨大运河对于中国政治、经济、地理、文化以及世道人心变迁的重要影响,书写出一百年来大运河的精神图谱和一个民族的旧邦新命。

 

图片2

2018年12月29日,我与运河 寻古问今——千龙网“行走文化带”主题沙龙在角楼图书馆举办。图为徐则臣新作《北上》。千龙网记者 张嘉玉摄

作家VS学者 走近运河的A面B面

为了完成《北上》,徐则臣实地走访大运河。北京物资学院大运河研究院教授陈喜波陪同他走访通州段,并介绍大运河的古今变迁和历史内涵。

徐则臣体会到作家和学者观察运河的不同方式,“学者考证运河水文、河道的变迁,是一板一眼板上钉钉的事。我是要那个感觉,能直观感性认识运河的氛围。这个感觉不能落到像考古学那样的‘实’,因为我需要虚构的空间。”

陈喜波认为自己的工作是解开过去的历史,并将其拼合成完整的框架。而徐则臣所书写的,却是将历史活化,这些文学影视作品往往能够触动和影响人的心灵。

图片3

2018年12月29日,我与运河 寻古问今——千龙网“行走文化带”主题沙龙在角楼图书馆举办。论坛由北京市文物局考古处干部刘海宁主持。千龙网记者 高骞摄

《红楼梦》《金瓶梅》与大运河的千丝万缕

历史上,康熙、乾隆皇帝都曾多次到江南巡视,也被演绎成为经典影视作品。“我们一些历史剧都把皇帝戏说了,其实下江南很苦,但是他们为什么还要走?”徐则臣揭晓答案,皇帝通过南巡把大一统的皇权威仪传出去,朝廷包括老百姓都能感受到大一统的力量。

除了影视作品,文学名著中也有着运河流淌的痕迹。林黛玉入京,就是从京杭运河抵达张家湾登岸。更明显的是《金瓶梅》,就是讲述运河岸边文化故事。“我们的四大名著如果找一找,没有一部是跟运河没有关系的。”徐则臣说。

“运河边上的故事古往今来肯定有很多,无论多么曲折,多么感人,多么凄惨,多么高昂,都会找出很多,但说到底是日常生活层面上的。把日常生活的烟火人生,生活中的运河进行升华,我觉得这可能是艺术家、包括作家需要做的一件事。”

图片4

2018年12月29日,我与运河 寻古问今——千龙网“行走文化带”主题沙龙在角楼图书馆举办。图为作家徐则臣。千龙网记者 高骞摄

尘封的明珠 “石坝码头”和“土坝码头”

陈喜波现场介绍了运河上具有宝贵价值的文物遗产,并为听众讲解运河与北京的渊源。他强调大运河为北京城市带来繁荣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将北京城与全国各地通过水网联络起来,从宏观层面上讲,大运河的作用是远超长城的。

运河北端一直通向北京的通州,数里之外就可以看见云雾中的无数桅杆。至此,漕粮将会通过两个重要码头——土坝码头和石坝码头。陈喜波讲述,漕船抵达石坝码头,粮食经通惠河运入北京仓,而抵达土坝码头的漕船,其上的粮食将会存入通州仓。这两大码头在北京的文化内涵中是不可或缺的。

“很可惜这两个码头只留下一个。漕运各种书籍经常提到两个词,‘抵坝’和‘抵通’。我们在展示北京的时候不能丢了这两个码头,两个码头的地位是相当高的。”陈喜波向听众解释石坝码头和土坝码头的重要地位。

陈喜波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网络上多是非专业人士进行运河文化传播,二手资料的解读中容易产生偏差,他认为,通过论坛这样活动将明确资料有理有据地呈现给大众,可以生动地普及运河的深层文化。

据悉,由千龙网主办的大型系列传播活动“行走文化带”依托于三条文化带上的博物馆、学校等单位,邀请多位权威人士,包括博物馆长、学校校长、文化专家等聊文物、谈传承、挖内涵,通过实地走访、沙龙、游学等活动,利用网络平台将三条文化带进行可视化、有趣化传播。

责任编辑:姜雪峰(QU0017)  作者:张嘉玉